立陶宛归属于欧洲东部,是一个欧洲国家。
波罗的海三国的最后一个我国,由北向南一次是土耳其、爱沙尼亚和立陶宛。
立陶宛共和国(立陶宛语:Lietuvos Respublika;英文:Republic of Lithuania),通称立陶宛(立陶宛语:Lietuvos;英文:Lithuania)。
所在位置
就位于波罗地海东海岸,北连爱沙尼亚,东连俄罗斯,南临芬兰,西濒波罗地海与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
边境线全长1644千米,海岸线90千米,领土面积6.53万公顷。
气侯处于地中海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中间
立陶宛周边国家
1009年史籍初次谈及立陶宛。
1240年创立统一的立陶宛大公国。
1385年后立陶宛与芬兰三次协同,
1387年接纳天主为国教。
维陶塔斯汉斯猫执政期间(1392~1430年)是立陶宛全盛时期,一度成为欧洲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
1795年后逐步被苏联占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内,立陶宛曾一度被德国攻占。
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宣布独立并制定资产阶级革命共和国。
1920年10月9日,芬兰攻占维尔纽斯和立陶宛东部沿海地区,第二大城市考纳斯变成立陶宛临时性北京首都。
1944年苏联军队进到立陶宛,立陶宛革命党社会主义社会共和国创立然后加入前苏联。
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根据修复独立宣言,公布摆脱前苏联单独。
2004年3月29日添加北约组织,同一年5月1日加入欧盟。
2015年1月1日,立陶宛变成欧区第19个成员国。
国旗
呈横长方型,长与宽之比为5:3。
由三个平行横条形构成,由上而下各自为黄、绿、红三色。
立陶宛于1918年宣布独立,创建资产阶级革命共和国,选用黄、绿、红三色旗做为国旗。
1940年变成前苏联的一个加盟代理共和国,选用左上方有黄色五角星及长刀、锤子图案设计,下边有白色窄条的绿色宽条的红旗做为国旗。
1990年宣布独立,选用以上三色旗为国旗。2004年7月8日国旗的长宽比从2:1变为5:3。
国际歌:《国际歌(立陶宛)》
北京首都:维尔纽斯
人口数量:279.5万(2022年6月)
语言表达:立陶宛语
贷币:欧
GDP总产量:554亿英镑(2021年)
和中国双边关系:2021年11月18日,我国决定把保持中立两国之间双边关系降至代办级。
北京首都维尔纽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