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是像浓烟一样的绵绵细雨。它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意象。在古诗词里,它常和江南羁绊,共同构成美不胜收的水墨山水画卷。
小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细雨桃花寒。烟雨江南,萦绕了作家的思绪,也若隐若现了世人的眼睛。
提到烟雨江南,杜牧作品中的《江南春》素负盛名。它还原了江南广阔天地细雨绵绵的楼台风景,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迷人的江南春画轴。
寥寥无几二十**,不仅让江南风景更加神秘朦胧,也使得世人更加为此而陶醉。下边我们就来具体看一下杜牧的这首《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北朝四百八十寺,是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的一二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主要以如椽巨笔,描绘出了江南广阔天地间的多彩春天景色。
只看见辽阔的江南大地之上,山雀在欢快地演唱,丛丛绿林映着一丛丛玫瑰花,依山傍水的村郭里,数不尽的酒旗已经随风飘扬。
它像是杜牧拍的一部纪录片,在一开始的镜头里,就带我们迅速感受了一遍江南大地春天景色。
自然,针对万里江南而言,疆域的广阔就意味着它各个地方定会有阴睛的差异。于是就有了接下来两句“南北朝四百八十寺,是多少楼台烟雨中”。
自南北朝遗留的四百八十余个佛寺,也有不少被笼罩着尘烟似雾的细雨中。需注意,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记述:“都下寺庙五百余所”,所以这里的四百八十寺是虚指。
自然,这儿的重点不是寺庙的总数,而是用为若隐若现迷离的烟雨江南,增添了一抹厚实而悠远的历史时间颜色。
如同杜甫在《忆江南》中说:“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才不忆江南?”杜牧对江南风景一样赞扬与向往。
只不过是相比而言,杜牧诗中的江南景色特点,显而易见更加丰富,也更加有立体感。从总体上,便是景物描写绘声绘色,有远有将近,不一样,各有特色。
《江南春》的篇数不久,只有四句二十**。杜牧却用具有概括性的语言表达,为世人描绘了一幅多种多样且富有魄力的江南画轴。
不得不承认,杜牧的艺术水平极高。“南北朝四百八十寺,是多少楼台烟雨中”,自古以来,它深遂和朦胧,让多少人喜欢上了烟雨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