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前201年,汉高祖置江夏郡。
公元589年,隋文帝更其名为江夏县,迁治鄂州城,在今武汉市武昌区。
公元758年,唐肃宗时江夏郡被裁撤。
公元1912年,为纪念辛亥革命,改江夏县为武昌县,寓因武而昌之意。
江夏自从设立江夏郡开始,历经两汉至唐代,一直都是湖北东部、河南南部重要的行政单位,迎来了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江夏先后出现了不少的世家大族,现在就古代江夏的六大名门望族进行一一详解。
江夏费氏:费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其一源自远古帝王颛顼裔孙大费次子若木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伯益次子名若木,因不得继承爵位而沦为平民,遂以父名为姓氏,姓费,以标明自己的血统所出,其后代相传姓费。其二源于鲜卑族、蒙古族、满族、彝族、土家族等汉化改姓。
费氏主要分布在河北、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河南等地。费氏的主要郡望为江夏郡、琅琊郡。费氏的主要堂号为江夏堂、琅琊堂、授易堂、尚志堂、承志堂、地远堂、敦睦堂、徳懋堂、乐善堂、衍庆堂、念本堂、源述堂、职思堂、志远堂等。其中费氏江夏堂,以望立堂。
江夏黄氏:黄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其一源于黄国,黄国灭亡后其子民以国为氏,称黄氏。其二源于官为,出自远古伏羲下属之官黄龙师和远古黄帝下属之官黄云。其三源于回族、满族等汉化改姓。当代,黄姓人口主要分布于广东、四川、湖南、广西、江西、湖北、福建、江苏等地。
黄氏的主要郡望为江夏郡、会稽郡、巴东郡、洛阳郡、晋安郡、濮阳郡、东阳郡、零陵郡、南安郡、西郡、江陵郡、松阳郡、固始郡。黄氏的主要堂号有山谷堂、江夏堂、宽和堂、紫云堂、双江堂、三略堂、五桂堂、源远堂、孝友堂、四士堂、千顷堂、聚斯堂、炽昌堂等。其中黄氏江夏堂,以望立堂。
江夏宋氏:宋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体。其一出自子姓,以国名为氏,周成王时封微子启于商朝发源地商丘,建立宋国,以奉商祀,宋国被齐国灭后,宋国子孙遂以国为氏,此支来源为宋姓正宗,在宋姓人口中占绝大部分。其二出自姬姓,以祖名为氏,春秋时期郑国贵族大夫姬宋,字子公,又称公子宋,其后裔子孙有以先祖的名字为姓氏者,称宋氏。其三出自土家族、党项族、蒙古族、满族等少数民族汉化改姓。
当代宋氏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黑龙江四省,其次分布于辽宁、四川、湖北、江苏、山西、吉林、湖南、安徽八省,其中山东为宋姓第一大省,中国形成了冀鲁豫、川鄂、黑吉辽三块高比率的宋姓区域。
宋氏的主要郡望为西河郡、广平郡、河南郡、弘农郡、江夏郡、乐陵郡、敦煌郡、京兆郡。 宋氏的主要堂号有拱微堂、京兆堂、西河堂、广平堂、弘农堂、扶风堂、江夏堂、乐陵堂、敦煌堂、河南堂、玉德堂等。其中宋氏江夏堂,以望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