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所到,十室九空,到处哀鸿,奄奄一息。” 成千上万的人因饥饿而奄奄一息,这是民国十八年陕西境内的真实写照。
这场令人震惊的饥荒,规模巨大,影响惨烈,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都极其罕见。
哀鸿遍野,饿死满地,人不聊生…更令人心悸的场面还在陆续出现:买卖人口其实已经成为合法业务。
面对粮食价格的飙升,人们的价值不如斗粮的三分之一,甚至不值10元。中华民国18年的陕西饥荒有多严重?人为灾害的魅影隐藏在这场自然灾害的背后吗?
末世灾难降临
1928年春末,天有异象。大旱初期,陕西省几乎所有县区都没有下雨。泉水枯竭,井水枯竭。看着开裂的土地,人们到处祈雨。每个人都在呼唤天空,整天恐慌。
直到最后一场冰雹的到来,仿佛压垮了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拉开了荒年的序幕。
对绝大多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都是收一次庄稼,吃一季粮食。
然而,干旱带来了夏季绝收,秋季未能种植,陕西是两季颗粒无收,可以说是一场千年灾难。
那时,地主家里还有粮食可以支撑,而穷人只能束手无策。
就这样,1928年秋天,灾情逐渐蔓延到各地。这场饥荒灾难有多可怕?
饥肠辘辘的人们,像焦黄的麦秸一样,被这场席卷而来的饥荒压倒,瞬间躺满了街头巷尾。
无数饥饿的人在田野里寻找草根和树皮来满足饥饿感;更重要的是,捡起鸟粪,用水冲洗,挑食未消化的谷物颗粒,只是为了不再空腹。
然而,这些缓慢的计划并不能成为受害者的生存保障。权宜之后,吃不饱的人开始日夜关注家禽和牲畜。
耕牛骡马,全部宰杀;看家护院的猫狗,甚至上下跳跃的老鼠,都成了饥民的捕食对象,无一幸免。
自然灾害是可怕的,但更令人恐慌的是人们的心。在战争和饥荒的双重压迫下,妇女和儿童的生意越来越紧张,甚至几乎成为一种合法经营。
据统计,在这场灾难中,陕西省共有78万多名逃亡者和被出售的妇女和儿童。
在那些日子里,如果你去县城散步,你可以看到街上公开设置的“人类城市”市场。女人和孩子们都是土壤,瘦骨嶙峋,就像商场里陈列的**气沉沉的商品一样。他们身上有明确的草标价格,等待财主购买。
当时粮食价格飙升,小麦每桶的价格在5元到8元之间,有的地方甚至涨到了每桶12元。民国初期,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时代,普通人买不起这么高的粮价。
然而,人类的生活比食物要便宜得多。一个人的生活甚至不值10元。当时,妇女的价格大约是两三元。由于力量小,工作少,孩子们的销售价格更低。这些待售的妇女和儿童的价值不到一桶小麦的三分之一,这真是太神奇了。
窥见商机,狡猾的人贩子蜂拥而至,他们从山西、河南成群结队地来,将低价收购的大量妇女儿童运出潼关,重利出售。
陕西政府发布的禁贩人口令,其实只是一纸空文,借此机会抽取油水,从中渔民,数不胜数。
当人口交易刚刚兴起时,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可以以5元的“高价”出售,因为它可以用作儿童和儿媳。
然而,随着灾难的日益严重,无助的父母甚至不想要钱,直接让买家把人带走,只是为了保护他们的孩子。许多女人为了活着,也不得不分开,卖掉自己。
在当时的通关大道上,许多妇女和儿童在逃跑的路上饿死了。饥饿的身影在路边的沟渠和田野的杂草中随处可见。大量绝望的受害者选择离开家乡,逃离荒地。
灾难就像瘟疫一样,在这片曾经富饶祥和的三秦大地上蔓延…
无法忘记的痛苦
这场以旱灾为主,蝗灾、冰雹、瘟疫并发的灾难,以陕西为中心,不断蔓延到周边地区,并蔓延到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市。
“地无余湿,屋鲜尽藏,赤地千里,万井封锁无烟。”满地都是形容枯萎的饥民,田野毁灭,村庄焚毁,哭泣震野。
灾难开始时,看到粮食短缺,有心的人开始哄抬物价,饥饿的人的情况更糟;当受害者逃离家庭,离开失所时,失去良心的人向他们索要过路费
灾情愈演愈烈,饥民载途,民不聊生,各地饥饿的灾民数量成倍增长。
社会一片混乱,各县土匪趁机蜂拥而至。其中一些“土匪”是由破产农民组成的。他们饿了,抢劫和掠夺富人的食物。
另一部分成员来自一些地方。他们欺负人,胡作非为。接管一个地区后,他们无恶不作,欺负人民,伤害人民。
当时的大荔县区,被敲骨吸髓的土匪麻老九盘踞后,已是民生凋零,生物涂炭。
在那个战争频繁的贫瘠时代,农民没有地方耕种,只能失业,城市里成群的乞丐也从乞讨变成了“抢食物”。农村的受害者在饿之前就失去了生存的希望,开始寻找**。
潘多拉的盒子已经打开,可怕的人为灾难接踵而至。在吞下了所有可以吃或不能吃的东西之后,日落的人类终于残忍地把牙齿伸向了他们的同类。
在饥饿的支配下,吞下**肉的悲剧在街上相继发生。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文明人类在张嘴和闭嘴之间回到了起点。
饥饿无处不在,十室九空。这场旷世奇灾,从1928年延续到1930年,在三年的荒野中,陕西这个原本1300万居民的富裕地方,减少了近70%的人口。
300多万人沦为饿死,**患病,600多万人流离失所。
天灾与人祸
小说《白鹿原》曾经描述过这样一个故事。在饥荒年,一个饥饿的儿媳起床,晚上来到厨房。看到房间里有灯光,她怀疑丈夫的家人背着她偷东西,然后悄悄地贴在窗户上偷东西。
结果,她听到公婆在和丈夫商量,杀了她,吃了她,说这次饥荒过后,她会和丈夫结婚。
媳妇吓得魂飞魄散,连夜跑回娘家。父母安慰后,媳妇终于睡着了。然而,她一遍又一遍地睡不着,所以她想和父母一起睡觉。
结果,在父母家的窗户前,她听到两个人在讨论:不管怎样,没有吃,女儿给外人吃也是吃,最好自己杀吃几天。
这个略显**的故事实际上是中华民国18年陕西饥荒的真正缩影。这样的悲剧在当时陕西的许多普通家庭中经常上演。那么,为什么陕西被称为“800英里秦川”的富裕地方,会发生如此严重和持久的灾难呢?
事实上,早在清末,陕西省的水利和农田建设就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年久失修也没有得到修复。民国成立后,三秦战争频发,千里赤地。
随后,自然灾害的到来,自1927年以来的严重旱荒,一直持续了四年,农业生产被搁置,以丰补歉更是无从谈起。
面对无情的自然灾害,个人的渺小力量微不足道。此时,陕西迫切需要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引导形势。
然而,冯玉祥目前正忙于与省内其他军阀作战。麻木不仁的当权人导致了应该展开的救援行动。
在这场可怕的荒野背后,人为灾难的魅影清晰可见。正是这些复杂的因素共同导致了陕西荒灾的爆发和延伸。这段令人震惊的痛苦历史值得今天人们的认真思考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