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意境优美中秋诗篇赏析)

王健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意境优美的中秋诗。

王健是唐代中晚期的诗人。他出身贫寒,很早就离家住在乡下。为了生存,他还辞职参军。他曾在北部到幽州、南部到荆州等地参军生活写了一些边塞和军旅生活的诗。

“从军走马十三年”后,他离开军队住在咸阳乡,过着“一整天忧衣食”的生活。直到48岁,他才开始进入官场,终于找到了一份长期的工作。

王健擅长写乐府诗和宫廷诗。他与同时期的另一位乐府诗人张籍同名,世称“张王乐府”。他的诗题材广泛,同情人民的苦难,生活氛围浓厚,思想深刻。

以下七绝《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直译:

关于标题:这是8月15日中秋之夜写的诗,是给朋友杜郎中-杜元颖写的。

庭院中间的地面是白色的,喜鹊和乌鸦栖息在树上。冷露无声地打湿了桂花。

今晚的月亮是最大最明亮的,每个人都在仰望天空。不知道这种秋思之情会落在谁身上。

赏析:

这首诗是在中秋节和朋友们聚会时写的。因为诗下标有“时会琴客”,说明是朋友们聚在一起,而不是一个人唱歌。

第一联:描述中秋节夜晚的场景。我看到月光清晰明亮地洒在地上,使庭院中间的地面看起来雪白。

乌鸦和其他鸟类栖息在院子里的树上,也睡在宁静的月夜里。在寒冷的秋夜,露水湿透了芬芳的桂花。

这时,诗人望着天上的明月,遐想着广寒宫露水打湿的月桂,以及吴刚和嫦娥。

第二联:诗人的思想从天而降。

在这个月星稀少的满月之夜,成千上万的人仰望天空,看着最美丽最亮的月亮。同时,他们也在怀念远方的亲人,带着无尽的思绪。

此时此刻,诗人也从今年的中秋节联想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遥远的家庭,从而陷入了深深的思念。但他并没有直言不讳,而是用一句问题的句子写下了“秋思落谁家”,给人无限的想象力。

总之,这首诗不同于其他中秋咏月诗,非常有创意,更耐人回味。

诗中渲染了中秋节望月的环境氛围,展现了一幅孤独冷清的中秋之夜画面,同时又写出了人们对亲人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