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简称“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江苏省会南京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江苏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居全国前列.
江苏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由上海、浙江、安徽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世界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
江苏省总面积10.72万平方公里,辖13个地级市。截至2019年底,江苏省常住/人口8070万,是中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
实现区域生产总值99631.52亿元,人均区域生产总值123607元。你知道江苏省13个城市名称的由来吗?
南京市
江苏省省会南京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从元顺帝到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占领了江南元朝的统治中心集庆。集庆是元朝的地名,朱元璋不喜欢,改成了应天府。
公元1368年,吴王朱元璋称帝,当年8月改天府为南京,11年后改京师。明成祖朱迪迁都北京后,南京仍被称为南京。
苏州市
苏州在古代被称为吴郡。隋文帝杨对开皇九年(589年),天下统一,开始被称为苏州。之所以被称为苏州,是因为城西有一个别园姑苏台,是吴王在春秋时节建造的。
无锡市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成立无锡县。先秦锡山产锡,但另类新皇帝王莽不认为无锡没有“锡”,坚信有“锡”,把无锡变成了有锡。东汉光武帝刘秀复汉后,将有锡改为无锡。
徐州市
徐州是古代九州之一,位于苏鲁豫皖交界处,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北方王朝的徐州可以给南方王朝的江淮防线带来巨大的压力。如果南方王朝控制徐州,北方王朝就不能定居在洛阳、开封等中原地区。
徐州在古代被称为彭城,而徐州之所以被称为“舒缓”。“徐”字本身就有“慢”的意思。
常州市
常州在西晋初年被称为毗陵,后来改为晋陵。它是江南省的一个大县。隋开皇九年(589年)在常熟县建立常州,然后将常熟县切割到苏州,然后在常州治疗晋陵。他开始以常州的名义见面。
南通市
南通曾经被称为海陵地、岐山、静海。周显德五年(958年)才入州,称为通州。
清朝时,北方还有一个地方叫通州。为了避免两地重名,在南方的通州名前加了一个“南”字,以示区别。民国第一年改为“南通县”,1949年将县城和郊区结合在一起,称为南通市。
连云港市
“连云港是一个靠海的城市,古称“海州”,也离不开它的地理位置。作为一个海港城市,海州更多的是一种感觉。
名称变更:春秋战国时期连云港:先属鲁后楚,称“潭子国”;自秦以来,东海郡一直被称为,直到北齐改为海州;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海州的名字被改名为新海连市,1961年被命名为连云港。
淮安市
淮安市位于江苏省中北部,古称淮阴,是汉初战神韩信的故乡。淮安是南方王朝江淮防线的重要城镇,唐宋时被称为楚州。
淮安的地名起源于南朝齐武帝永明七年(489年)。朝廷设立淮安县,明朝设立淮安府,“祈求淮地安宁”。由于淮安位于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清代水运总督衙门位于淮安。
盐城市
盐城成立于西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当时到处都是煮盐场,到处都是盐河。“玩忽职守”意味着运输盐河。东晋安帝义熙七年(411年)更名为盐城县,“盐城”之名至今使用。以“环城都是盐场”命名。
扬州市
“扬州简称扬,别称淮扬。扬州以九州之一“禹贡”“扬州”命名,意思是“州界多水,水波也”。
六朝以前各种经典中提到的扬州,都不是今天的扬州,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今天的扬州被称为扬州,有历史原由的。
今天,扬州春秋时期被称为汉,战国时期被称为广陵,西汉时期被称为江都国和广陵国,东汉至西晋时期被称为广陵县。东晋分为广陵县..”
扬州是古九州之一,辖区面积最大时,包括安徽省、苏南、浙江、福建、湖北省东部。扬州之扬的意思是“州界多水,水扬波”。扬州古称广陵,隋灭陈后设扬州。
镇江市
镇江,南北朝的京口就是镇江,宋武帝刘裕的实际出生地。南宋大诗人辛弃疾著名的《永遇乐——京口北古亭怀古》,就是镇江。
镇江是南京东线和江南的门户,唐宋时被称为润州。镇江的名字起源于公元975年。篡夺后周王位的赵匡胤在灭南唐后设立了镇江军队,意思是“威镇长江”。
泰州市
泰州最初是扬州的一部分。1996年,它设在地级泰州市,辖泰兴、靖江、姜堰、兴化等县级市。泰州地名位于南唐,五代十国,意为“国泰民安,龙凤祥”。
宿迁市
宿迁位于徐州东南部,淮安西北部,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乡。宿迁原本是淮安市(淮阴市)的一部分,1996年成立了地级宿迁市。
宿迁北临罗马湖,南临洪泽湖,地势平坦。早在春秋时期,宿迁人就从其他地方搬到了这里。因此,在唐肃宗宝应第一年(762年),朝廷设立了宿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