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和风俗习惯实际意义

我国文化源远流长,每年都会有很多不同的节令和节日,不同类型的节日也有不同起源和习俗。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和习俗。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和风俗习惯

谈起二月二,这一节日可追溯到唐代。在唐德宗的年代,他把农历二月的第一天列入中和节,意指新天地与同。但根据气侯规律性,在农历二月初二时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会逐渐接到温带季风气候产生的影响,不但温度会回暖,降水也会增多,所以一般二月二可以说是浙江农村的农活节日,也由此,中和节的各类习俗也与农牧业紧密联系。

因为二月初二被民俗称之为二月初二的日子,但在宋朝往后的二月初二也被叫做春社日,因此民俗索性就将中和节、二月初二和春社日合拼,将节日时长定在了二月初二,并且这个节日也可以叫春耕节、农活节、青龙节等。

但在二月二我们会有2个非常重要的习俗——剃龙头和引钱龙。有关剃龙头,我们都知道正月是不可以剪发理发的,所以到了二月份大伙儿才能外出剪发。给孩子剪头发的说法就是:借着二月初二的吉日吉日,庇佑孩子能健康快乐成长,飞黄腾达。而成年人剪发则就是希望裁掉以往的困扰,新的一年提升运气。

有关引钱龙,因为现在这一习俗肯定都非常罕见了。由于龙把握水,莹润而发家致富,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在二月二这一天可以在水壶里放一些钱币,然后从周边的水井或是流动湖水里取一壶水渐渐地洒回家中,再将壶中的水和钱币倒进大水缸中,喻意龙会顺着水渍为家里提升运气。

以上就是关于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和风俗习惯实际意义”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