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主城区是哪几个区(天津市16个区的区划格局)

为什么天津有16个区域,天津的区划变化,四大直辖市之一?

天津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九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

据2021年统计,天津总人口超过1370万。2021年,天津GDP总量为15695亿,在全国各城市中名列前茅。在北方城市中排名第二。

目前,天津辖滨海新区、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宝坻区、静海区、宁河区、冀州区等16个区。

这16个区域的情况不同,一般分为中心城区、环城区、滨海新区和远郊。

至于天津16个区的区划结构,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变化,与河北省分分合合。

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后,建立了前所未有的王朝。

唐宋时期的州县两级区划,随著版图的扩大,对元朝来说并不合适。

为加强对各地的管理,元朝在金国行尚书台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后,推出了著名的行省区划。

元朝划分各行省时,很有意思,基本按河流、湖泊、山地划分。

元朝统治时期,安徽大部分地区隶属于河南省江北行省。

1368年,安徽省凤阳人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明朝是在元朝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的。明朝有两个南北都市,再加上中都凤阳的特殊情况。

北直隶、南直隶、13个省,北直隶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南直隶包括安徽、江苏等大片地区。

明初,天津只是北方的一个要塞。

燕王朱迪发动靖难之战后,从天津渡海南下。

天津卫来自天子渡口,因为它属于天子渡口,被命名为天津。

然而,明朝统治时期,天津并没有形成州或府。

17世纪中叶,清朝逐渐消灭了各地的农民起义军和南明政权,建立了对全国的统治。

清朝沿用了明朝的行省区划,并进一步完善。

清朝定都北京,北直隶更名为直隶省,清朝设立了直隶总督。南直隶地位下降,更名为江南省。后来分为江苏省和安徽省。

雍正皇帝在位期间,鉴于天津卫的重要地位,天津卫被提升为天津州。

后来进一步升级为天津府,隶属于直隶省管理。

天津县、盐山县、青县、庆云县、南皮县、静海县共下辖6个县。

清朝统治初期,直隶省省会一直留在保定府。1840年以后,西方列强对清朝发动了一系列战争。清朝一败再败,不得不签署各种不平等条约,开放大量商业港口。

天津已成为北方的商业港口之一,西方列强在天津划出了各种租界区。清朝统治后期,直隶总督经常担任北洋大臣,经常与外国人打交道。

因此,清朝统治结束时,直隶总督每六个月在保定府和天津府工作。此时,天津已经承担了省会城市的职能。

1912年,清朝灭亡200多年后,中国进入军阀混战阶段。各种军阀反复混战,对当地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同年,直隶省省会从保定府迁往天津。

在军阀混战过程中,天津的租界堪称北方派军阀的避难所。1928年,直隶省更名为河北省,河北省省会从天津迁至北平

1930年,天津被提升为特殊城市,进入直辖市行列。

1935年,由于抗日战争形势十分紧迫。沿海大都市天津在没有海权的情况下并不安全。因为河北省的省会又搬回了保定。

抗日战争期间,河北省省会一直在保定。转眼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大规模战争结束后,中国进入了战后重建、恢复生产、发展和建设的阶段。由于各方面的需要,中国已经建立了10多个直辖市。

20世纪50年代初,天津市主城区分为8个区,从第一区到第八区。1952年,天津市成立了塘沽区。同年,河北省天津区管辖的天津县被纳入天津市管理。

此时,天津市共辖下13个区。这种分区模式已经完全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为了促进河北各地的发展,天津市于1958年被降级,再次成为河北省的省会城市。

同年,天津市主城区各区进行了大规模调整,分为和平区、河北区、河东区、河西区、红桥区、南开区、塘沽区、汉沽区八个区。此外,周边12个县相继划入天津管理。

分别是沧县、河间县、交河县、献县、盐山县、吴桥县、静海县、宁津县、任丘县、武清县、霸县。天津辖8个区、12个县,共20个县。

1960年,蓟县和宝坻县相继划入天津市管理,天津市管辖范围进一步扩大。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交通和通信条件有限,辖区县太多,管理难度大。

因此,1961年,河北省重新设立了天津专区、沧县专区。

天津市下辖的各县基本划入周边专区管理。

1962年,天津市再次设立了东郊、南郊、西郊、北郊等四个郊区。

同年,天津市设立了北大港区,全市形成了13个区划。

1967年,天津再次成为直辖市。1970年,北京大学港区被撤销,并入天津南郊。天津的管辖范围不大,只管辖各个地区,很多项目根本无法启动。

1973年,河北省宁河县、静海县、武清县、蓟县、宝坻县等5个县被划入天津市管理。

1979年,为进一步发展港口贸易,天津在南郊部分乡镇的基础上设立了大港区。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天津发展迅速。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这种情况更加明显。

1992年,天津市东郊区、南郊区、北郊区、西郊区被撤销,西青区、东丽区、北辰区、津南区成立。

进入21世纪后,天津市人口进一步增加,城市面积进一步扩大。

宁河县、静海县、武清县、蓟县、宝坻县等5个县相继被撤销,成立了宁河区、静海区、武清区、蓟州区、宝坻区。

2009年,天津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被撤销,合并成立滨海新区,以进一步提升天津北方港口城市的地位和作用。

截至此时,天津市16个区的区划格局已完全形成:滨海新区、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宝坻区、静海区、宁河区、冀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