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定植后该怎么管理(苦瓜枯萎病的病状及防治方法)

苦瓜又称凉瓜,果肉酥嫩,虽有苦味,但由于其清热解毒、利尿等功效,在夏季非常流行,是一种极好的解暑蔬菜。那么苦瓜种植后如何管理呢?苦瓜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虽然苦味让很多人不喜欢苦瓜。但也有一定的市场需求,所以现在种苦瓜的人也很多。当我们种植苦瓜时,各种疾病很容易影响苦瓜的生长。枯萎病就是其中之一,那么如何预防和治疗苦瓜枯萎病呢?

苦瓜种植后的管理要点

1、温湿度管理

苦瓜在浇足定植水的基础上,一般缓苗期不需要浇水通风,使棚内白天气温保持在25-30度之间,晚上在14-18度之间。缓苗后正常管理,白天气温保持在25-28度之间,不超过30度,晚上13-17度之间,不低于12度。进入结瓜期后,温度升高,光线变强,应以通风降温为主,此时应增加通风量,延长通风时间。

2、肥水管理

苦瓜耐肥不耐贫瘠。为了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质量,必须及时施肥。在施用足够基肥的基础上,如果植物小、生长缓慢、肥料少,就不能追肥,提高中耕松土保湿。进入开花结果期后,温度较高,植物生长加快,对肥水的需求较大,此时要注意及时追肥,以保证促秧保瓜。硫酸钾和尿素可每7-10天浇水一次,每亩用水冲洗7公斤。

3、整枝搭架

苦瓜茎蔓生长茂盛,栽培时应严格整枝,苦瓜茎节易产生不定根,为扩大根系吸收面积,可在上架前压蔓,压蔓。当藤蔓生长到40-50厘米时,就开始搭架,把藤蔓引到架子上。苦瓜茎叶繁茂,分枝力强。为了合理分布、正常生长和结瓜,需要及时修剪。当主蔓达到一定高度时,留下2~三个侧蔓和主蔓一起爬上架子,其他侧蔓及其卷须全部去掉。上架后,再生的侧枝,有瓜就留枝,然后打顶,无瓜就把整个侧枝从基部剪掉。

4、人工授粉

苦瓜单结实率低,但人工授粉可以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发育。由于棚内风小,昆虫过多,人工授粉是非常必要的。人工授粉可选择在上午7-8点摘除盛开的雄花冠,并直接将花药涂抹在雌花柱头上,以提高坐果率。

苦瓜枯萎病的病状及防治方法

1、发病症状

苦瓜枯萎病是一种真菌性疾病,其主要危害对象是苦瓜植物的主蔓茎节。苦瓜枯萎后,发病部位会出现被水烫伤的症状。然后节间会逐渐向上下两个方向扩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病部位会逐渐变棕腐烂,呈收缩状,茎叶也会出现失水现象,逐渐枯萎。该病还可危害植物地面根须不,发病后症状相似,地面失水枯萎,导致苦瓜严重减产。

2、发病特点

枯萎病菌以孢子囊或菌丝体的形式在土壤和病残体中越冬。活动在第二年春季开始传播,环境适宜,成为初侵染源。苦瓜发病后,病部产生的孢子可通过水流、空气等伤口再次感染苦瓜植物。枯萎病在地势低洼、天气潮湿的环境中发病较为严重。而且如果连作施用不完全腐熟的土杂肥,会阻碍苦瓜根部的发育,容易引起枯萎病。

3、防治方法

首先,播种前要选择抗病性强的苦瓜品种,如夏雷苦瓜、夏丰二号等。播种前要注意对种子进行消毒,可以用福尔马林、多菌灵等药液浸泡,浸泡后取出催芽播种。然后避免与同类蔬菜连作,至少轮作三年。以高垄栽培为主,减少氮肥施用,降低磷钾肥比例。施用足够的腐熟农家肥作为基肥,控制浇水量,不要用大水灌溉,雨后要及时排水。

发病后,应及时将病株拔出,然后将适量苯菌灵或多硫悬浮剂等药剂倒入病穴及病株周围的植株中进行消毒。防止细菌再次传播,导致疾病蔓延。以预防为主,尽量用营养碗育苗,营养土要消毒,保证苦瓜幼苗在种植时不会伤根,降低发病率。在生长过程中,可适当喷洒丰宝等促进苦瓜生长的药物,可有效减少发病率,在收获前三天停止用药。最后,最好嫁接丝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