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会越来越冷吗?没错,地球已经默默的离开太阳光

著名作家斯宾塞.约翰森(Spencer Johnson)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全世界唯一不变的,便是改变自身”,这话一样同样适用于太阳和地球,尽管地球好像一直在围绕太阳光平稳地运作,但太阳和地球间的均值间距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实际上,地球已经默默的离开太阳光,避开速度达每一年1.5cm。

最直观的直接证据是来自于“使者”号探测仪传到的信息,该探测仪于2004年8月3日发射升空,其目的是为了探寻距离太阳最近的大行星——水星,2011年3月18日,“使者”号探测仪成功进入围绕水星的轨道,并在之后的4年多的时间里传到了很多的水星数据信息。

数据统计分析说明,在这个4年多的时间里,太阳光的日心引力常量一直在减少,每年减少(6.13 ± 1.47) x 10^-14,从而造成了水星的运行轨道缓缓地往外挪动。很明显,即然水星出现这种情况,那样在太阳系中别的的天体还会亦是如此,而且间距太阳光越来越远,远离太阳速度就越快。

专家依据上述数值计算方法出,星体与太阳的距离每多一个天文单位,其每一年远离太阳的速度就会增加约1.5cm,因为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就是一个天文单位,因而可以得出,地球已经以每年1.5公分的速率离去太阳光。那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所说的日心引力常量,就是指太阳的质量与吸引力常量(G)的相乘,众所周知,吸引力常量是不会改变的,那么我们就敢肯定,造成这种现象的,只可能是太阳的质量已经不断降低。

太阳光自打问世以来,就一直持续不断的对外开放绽放光芒,其供能物质便是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对此我们可以简单地解读为,在太阳核心超高压高温的环境里,氢原子核不断聚变为氦原子,并在这过程中释放出来出大量的动能。

牛顿告诫我们,能量产品质量是物质二种表达形式,二者之间是能够互相转化的,并且存在固定剂量关联,这可以使用质能方程式 E=MC^2 来表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即然太阳光释放出动能,那样他就一定流失了对应的品质。

均值每一秒,太阳光就会释放出3.846 x 10^26焦耳能量,运用上述质能方程式,就能测算出太阳每秒会损失大概426万吨品质,品质减少了,吸引力也就跟着减少了,地球自然便会离太阳越来越远了,这便是地球已经默默的离开太阳缘故。

这似乎有些令人担心,太阳光不断损害品质,其吸引力也在不断地减少,这样会使地球离太阳越走越远,接收的太阳能量自然就会随之越低,那么未来会越来越冷吗?

其实大家大可不必担心这种情况。每秒钟426万吨质量损失速率看上去非常吓人,但太阳的质量却高达2 x 10^27吨,其实就是2千亿元亿亿吨,对阳光来讲,这一点质量损失压根就算不得什么,实际上,在过去46亿光年时间内,太阳光一共也仅仅流失了0.03%的品质罢了。

大约50亿光年以后,太阳光将澎涨成一颗红巨星,到时候太阳表层将到达地球轨道周边,有的直接将地球吞食,因而我们或许无须来考虑地球此后又会有什么后果。况且,以每年1.5公分的速率,在50亿光年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只会增加7.5万多公里,这以日地均值间距(约1.5亿公里)对比,也根本不值一提。

需注意,因为太阳可控核聚变会不断地形成氦,而太阳内部的温度和气体压强又无法引燃氦的热核反应,因而它们就会堆积起来,这会造成太阳热核反应壳层不断发展,可能会导致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地区也越来越大,释放的能量也就越来越多。

换句话说,地球不久的将来并不能越来越冷,而会持续不断的变暖,如果人类没办法更改这种情况的话,那在10亿光年之后,太阳在单位体积里释放出来的动能将于目前的基础上增加10%,地球表层的环境温度也可能因为更多的能量升高到50度左右,在这样的情况下,地球表层的液体有可能被挥发消失殆尽,而地球都将不再适合性命生存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