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女真族是满族。女真族是满族的组成部分和主要民族。明初,女真分为三部分: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它起源于3000多年前的谨慎。清朝祖努尔哈赤统一了所有的女真部门。尹部和鸭绿江部。建州五部和长白三部是过去的建州女真,分布在抚顺以东至鸭绿江和长白山。
众所周知,历史上有两个由女真人领导的朝代,即金朝的女真和清朝的女真,但很多人可能会有一些疑问。金朝的女真和清朝的女真属于同一个民族吗?
如果是这样,为什么他们的话完全不同?如果没有,为什么他们都被称为“女真”?
女真人
金朝女真的起源
女真族起源于3000多年前的谨慎,在金史上有相关记载,即“金先出漠河氏”,而漠河的这个名字是“不吉”,不吉所在的地方是古肃慎所在的地方。
这个古老的民族生活区主要是中国东北地区,具体位置可能在长白山附近,以及黑龙江、松花江流域。
根据出土文物,肃慎族以渔猎为主,产生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
经过不断发展,认真成为“女真”,女真族的名字也发生了很多变化。起初,宋朝人称女真族为“朱里真”。后来,为了避免辽兴宗耶律真的名字,他们改名为“女直”。
辽兴宗耶律真
辽朝时期,女真族发展壮大,广泛分布在鸭绿江、长白山、黑龙江甚至日本海。
所以这个时候契丹人也有点怕女真,所以他们采取了“分而治之”的策略。
具体来说,契丹人将强大的女真部落“欺骗”到辽东半岛,并将其纳入契丹国籍管理,称之为“熟悉的女真”。这些人直接由契丹统治。
另一部分女真人仍然生活在混合江流域(即松花江)到长白山地区。他们没有被纳入契丹国籍,被称为“生女真人”。
女真人
在生女真中,完美的脸相对强大。他们在11世纪左右进入了父权制氏族社会的末期,社会生产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他们可以冶炼铁,制造武器和盔甲,这大大提高了完美脸的战斗力。
然后,一个强大的人出现在完美的脸部——完美的阿骨打。他带领完美的脸部强势崛起,不仅统一了女真的各个部门,还带领当时东北各民族共同反辽,驱逐契丹的统治,建立了金朝。国名定为“大金”,创造了女真文字。
曾经,严阿骨还与北宋达成协议,南北攻击辽军,金国帮助北宋收回燕云十六州,当时金国与北宋之间的海上交通也非常频繁。
完颜阿骨打
然而,金国成功灭辽后,由于张觉事件的影响,金国与宋朝的联盟破裂。随后,金国大举攻打宋朝,并于1126年占领开封,一度将宋军赶到长江以南。虽然金国强大了一段时间,但金国在1234年被蒙古摧毁并没有持续多久。
然而,由于金国成立后开始了汉化改革,大量中原人迁往东北,女真人迁往中原,加深了女真与汉族的民族融合。因此,金国灭亡后,一些女真人与汉族融为一体,逐渐失去了自己的民族特色。
虽然另一些女真人仍然分散在关东和东北地区,没有与汉族融合,但她们受到蒙古人民币的统治和挤压。元朝初期,为了防止女真反抗,元朝还禁止女真捕猎、屠杀和生产金银,使女真人民暂时抑郁。
此外,这些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原有的文化和生产力相对落后。因此,金国灭亡后,金国的女真文化也在漫长的历史河流中消灭。
女真人
清朝女真在15世纪开始兴起
明洪武二十年来,冯胜率军赴海西,开辟了通往辽东的道路。随后,明军驻扎在松花江两岸。蒙元统治下的女真部和其他民族都属于明朝统治。
随后,明朝建立了三个地方军事行政机构:建州卫、建州左卫和建州右卫,管理女真人,并任命各部门领导领导各卫。
三卫统称“建州三卫”,属于其管辖下的女真人,又称“建州女真”。
从正统年间到明末,建州女真基本定居在浑河上游的苏子河流域,她们也是满清的祖先。
冯胜
因此,我们可以理解,虽然金国的女真和清朝的女真都属于生女真,但他们之间也有血缘关系。
然而,由于他们已经几百年没有生活在一起了,他们的文化联系也很弱,这种血缘联系也很弱。
当时,女真主要分为三部分:建州、海西和野人。为了避免女真的发展壮大,对自己构成威胁,巩固对女真的统治,明朝采取了分离策略,使女真的各部门相互约束,处于分裂和混战的状态,给女真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明末,大明朝廷逐渐淡化了辽东女真部落的控制和管理,北元蒙古部落经常战斗,严重分裂,无意管理女真,朝鲜也受到日本海盗的骚扰,也没有心思管理女真,这给了女真呼吸和发展的机会。
女真人
万历十一年,女真族又出现了一个强人,那就是建州左卫指挥的努尔哈赤。因为他的祖父和父亲被明朝误杀,他开始用祖先留下的“十三副遗甲”统一女真部乃至建国之路。
努尔哈赤利用明朝授予自己的官职来发展自己的实力,并利用现状逐渐统一了女真部落,并降服了附近的一些蒙古部落。
努尔哈赤为了凝聚部众,还创建了八旗制度和新文字,即后来我们所说的满文。
1616年,努尔哈赤认为时机成熟,他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了“大金”,历史上又称“后金”,以区别于前朝的金国。
努尔哈赤
然而,由于努尔哈赤对汉人采取的压力政策,汉人和女真人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皇太极继承后,他恢复了一些汉人的原始待遇,学习儒家思想,缓解了一些女真人和汉人之间的矛盾。
1635年至1636年,皇太极将民族名称改为满族,将民族名称改为“清朝”。据说这是为了避免汉人因为“黄金”而抵制建州女真,为进入中原做准备。
因此,从此,女真一族改名为满族,并延续至今,而金国女真早已与汉族融为一体,成为汉族的一部分。
皇太极剧照
两个“女真”有什么区别?
虽然金女真和清女真在历史上有血缘关系,但这两个“女真”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认为金女真和清女真不属于同一个家庭,甚至认为他们之间没有联系。
首先,虽然他们都属于女真,但大多数金国女真都是从女真发展而来的,而清朝女真起源于建州女真。他们可以说是金国的“边缘人群”,是一个更落后的女真部落。
而且,当时建州女真下还有一些其他小民族,统称为“女真”,也就是说,清代女真族的民族成分其实比较复杂。
金朝女真
其次,金国女真和清朝女真的不一样。起初,女真一族没有文字。后来,金朝女真模仿汉字楷书,参照契丹文创作了女真大字。后来,金国颁布了一种模仿契丹文字和汉字偏旁部首的“女真小字”。
当时,所有在女真族地区工作的文武官员都必须用女真文字书写疏散和表格。直到明朝,认识女真文字的人数逐渐减少。
据说,起初,明朝政府仍然按照惯例向女真人颁布诏书,但后来,知道女真人的人越来越少。最后,他们上表朝廷,说没有人知道女真人,并要求使用汉字。
女真文字
在这种情况下,金朝的女真文字逐渐被遗忘,流传至今的女真文字和相关文物并不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吉林省扶余县发现的《大金胜陀颂》。
清代女真是由建州女真发展而来的,她们深受蒙古的影响,当时女真的书面交流通常使用蒙文或汉字。
后来,皇太极命令根据蒙古字母创作新文本,创作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满文。
所以满文更像蒙古文,而最初的女真文更像“方块字”。
皇太极
第三,金朝女真和清朝女真的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历史记载,金朝女真的穿着直领和左翻领夹克的女人被称为衬衫,而裙子是“白裙子”,其中大部分是黑紫色的。
许嫁的女人穿着外套,看起来像女人穿的衣服,但颜色是更鲜艳的红色、银棕色、明金色,是裙子前面齐地,后面拖地约5英寸。
清代女装多为袍服,其特点是大襟右翻领、马蹄袖、系扣,与男装差别不大,但女装左右开,男装前后开,宗室常服“四开”。
女真
这是因为清代女真服饰受蒙古服饰甚至明末军校服饰造型的影响较大,形成了与金朝不同的服饰文化。
最后,金朝女真和清朝女真的宗教信仰也不同。虽然传统的女真信仰是萨满教,但在金时期,佛教、道教和全真教发展迅速,金也留下了许多佛教建筑;在清朝,清朝更尊重与中原佛教不同的密集教派。
可以看出,虽然金朝女真和清朝女真都被称为女真,但由于金国被蒙古切断,女真文化也有不同的发展方向。
假如真的要算起来,也许他们只能算是两个有一点血缘关系的民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