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朋友向你借钱,然后忘记还钱,该怎么办?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大家都知道,不管朋友有多好,如果处理不好钱,他们都会分手。即使将来朋友之间也会有隔阂。我个人认为,在借钱的问题上,我们应该先小人后君子,把丑话放在前面。最好打个借条,兄弟会算账的!当然,大家可能都知道我说的话。关键是如何张开嘴回来?如果一开始我会以微信文字的形式直接开门见山地说:是吗?我最近的钱很紧张。你觉得那笔钱能给我吗?我最近被钱逼着,我总是梦见你~用一个微笑的表情等等,一开始以文字的形式会给对方一个空间,这样就不会尴尬,也不会影响双方,你必须明白,我借给你钱我帮助你,我给你钱是理所当然的,你很尴尬,谁会帮助你?如果直接打电话,有些语言可能组织不好,语气等等,很容易出现不好的预兆,比如友谊不好…
接下来等回复,如果这样的信息发了好几次都没有回复,那就直接用阿拉伯数字…
好朋友借了你的钱忘了还,你会怎么办?
拒绝焦虑是很难学会的。重新认识自己的关系圈,区分自己和别人的事情。
朋友借了几百块钱忘了还,不知道要不要;同事抢了我们的功劳,不知道怎么表达不满;同事总是向我求助,但我的工作还没有完成。我们不知道如何沟通;我们不知道是否应该报名参加竞争,因为我们担心竞争更高级的职位会失败。
如果我们从关系角色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重新认识这些看似无关的烦恼。了解这些事情的根源,找到解决办法。如何解决关系问题。
让我们先想想为什么人际关系会有麻烦。
事实上,这种烦恼的主要根源是:分不清别人的事,什么是自己的事。这使得一个人很容易变得敏感和内向,受他人的影响,生活在他人的评价和期望中。甚至把别人的期望变成自己的期望,把别人的情绪当成自己的情绪。自我发展成熟的标志是越来越清楚别人的事情和自己的事情,别人的情绪和自己的情绪。通过这种区别确立了自我边界。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称之为“主题分离”。
如果你想解决人际关系的麻烦,你必须区分什么是你的话题,什么是我的话题。我只负责做好我的话题,你只负责做好你的话题 。至于判断一件事是谁的话题,有一个简单的标准,看谁来承担行动的直接后果。谁承担直接后果,就要负责。
本文开头提到的许多令人头痛的人际问题都可以通过主题分离的想法来解决,如以下三个典型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们不知道如何表达我们的需求。
朋友借了几百块钱忘了还,不知道要不要;同事抢了我们的功劳,不知道怎么表达不满。如果过去人际关系中拒绝太多,会让表达更加困难。
如果从主题的角度来看,“表达需求”是我们自己的主题,而其他人接受或拒绝,那就是他们的主题。我们不能把自己变成一个显示器来检测别人需要的显示器,但我们看不到自己的需求。
第二个问题,我们不知道如何拒绝别人。
我有一个朋友是个好人。他的同事总是向他求助。他不想做一些事情,但他总是不好意思拒绝。结果,他成了公司的“消防员”。但他心里有很多抱怨。他经常觉得他的同事利用了他。有一天,当一个朋友向我抱怨时,我问他:“如果你拒绝别人,你会担心什么?”他说:“我担心别人会说我吝啬,所以我不会帮忙。”
如果我们用主题思维的想法来理解别人遇到困难并提出要求,那就是别人的事;但接受或拒绝是我们自己的事。你不能抱怨你的同事不应该提出要求,因为你很难拒绝。如果我们选择拒绝,别人怎么评价,那又是别人的事了。我们无法控制或剥夺它。因此,如何评价我们不应该成为我们的行为准则。
第三个问题,我们不敢尝试,因为我们害怕失败。
在害怕失败的背后,我们真正害怕的是什么?归根结底,我们害怕别人的评价。原公司离职后,很少有人承认被开除或淘汰。真正担心的不是能力,而是失败后的耻辱。
如果我们用主题思维来理解,做这件事能否获得成功的好处是我们的事。失败后,别人给我们的评价是别人的事。换句话说,失败和成功的结果是自己的,评价是别人的。
重新认识自己,重新找到自己。做你想做的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