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南靖地名的由来
南靖县前身为南胜县,始建元至治二年(1322年),配置南胜县时,县治设在九围矾山东麓,始出平和县南胜镇市人民政府所在城市,至元六年(1340年),县治北迁琯山之阳(始出平和县小溪镇旧县村),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县治再北迁至兰陵(始出邻漳州的靖城)后更名为南靖县,因而处坐落于福建南陲,且屡寇不清楚,故把南胜县更名为南靖县,意指“南方地区之静”,以兆佳祥。
漳州府来历
漳州府,位于福建南边。唐武后垂拱2年(686年),中国唯一女皇帝武则天敕建漳州郡,析龙溪县南边置漳州,后迁李澳川,786年州治再徙龙溪县桂林村,属广东岭南道。元世祖至元16年(1279年),改漳州路。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改漳州路为漳州府,属福建布政使司,府治在龙溪县。
福建省漳州,安全节的由来
在和中国台湾相临的福建省漳州民俗,冬天里有一个独特又盛大的民俗节“家安节”(有些地方叫“谢安全”)。“家安节”和当地农历二月的“祈安全”相照应。“祈安全”是漳州民俗一种传统祷告和许愿活动,健康平安是许多人最大的心愿。今年初,她们把这一愿望向“老天爷”祈祷,到年底再兴高采烈地求愿。“家安节”,简单的说就是家中平安什么意思,因而“家安节”的内容就是庆贺安全。每一年一进入农历十一月,很多农村便开始接二连三地大操大办以庆丰收和酬劳新天地为内容的“家安节”。
漳港名字的来历
1、漳港街道社区坐落于福州市长乐区东部沿海地区,西、南、北与鹤上、文武砂、湖南省、万翔四镇毗邻。
2、古时候处滨海县海港地区。
3、流传祖始从漳州一路跋山涉水,舟进漳江,见一派海港,便定居下来,故称漳港。
漳州龙海市地名的来历
“龙”溪县和“海”澄县合拼各选首字,而出名“龙海市”县
一、龙溪县
县的在秦朝时属闽中郡。汉代时属会稽郡冶县(后改为侯官县)地。三国吴在永安三年(260年)属建工郡东安县地。晋太康三年(282年)属晋安郡晋安县地。梁大同六年置龙溪县时属安溪郡。隋开皇十二年(592年)绥安、兰水两县划入龙溪县。唐垂拱二年(686年)析龙溪县南境置漳州。金源二十四年(736年)析龙溪县中西部地区置汀州。元至治二年(1322年)析龙溪、龙岩市、漳浦县三县地置南胜县。明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1567年1月)龙溪县进行析出配置海澄县。民国时期17年5月,龙溪县华封(曾驻县佐)升制为华安县。1951年6月,析龙溪县里关一区、二区设漳州市(今芗城区)。
二、海澄县
明万历四十五年置海澄县。隆庆六年(1572年)漳浦县二十八都之五图(今白水镇一部分)划入海澄县。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漳浦县二十三都之八图(今隆教乡一部分)划入海澄县。1957年9月,漳浦县董浦、三美、山上3个乡划入海澄县。1958年8月,海澄县海沧、新垵2乡划入厦门。
三、龙海县
1960年2月6日,龙溪、海澄县直机关主要从漳州和海澄迁往石码镇内设机构;同一年8月1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02次会议准许龙溪、海澄县合并在一起龙海县。1961年6月,龙海县天和、浦南2个工社,及其九湖工社3个生产队、步文工社1个生产队与后房大农场划入漳州市。
泉州地名的来历简单20字
泉州,历史时间上有全部闽南,含今福建莆田、泉州、厦门市、漳州、龙岩市等地市的衍生地。但是,泉州的地名,不是起就所拥有的。
起先北方地区通州区,到隋时这才有了福建的泉州,但是当时的泉州,则是今日的泉州,则是今日的福州市。直至北宋初年,泉州地名大全才确定下来,始终变成如今泉州的名称。
并且附廊晋江市,乃是北迁的南朝宋流民,为纪念中原地区故地,把流径的江河,取名晋江市。
但是,泉州平原区的所有土地资源,与福州市平原区、福建莆田平原区及漳州平原一样,都为冰川融化、大陆架升高所形成的,仅仅一样时代不祥罢了。有一点需要补是指,这种平原区,除开极小部份是江河冲积扇产生,绝大部分则是海平线调节所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