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节是一个颇具文化底蕴和文化背景的传统佳节日,它不仅代表着人们对于祖先的思念和感恩之情,更继承了中华民族先进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这一节日来源于中国古代的拜祖信念,在这一天,我们要表达自己对祖先的怀恋和感激之情。那样鬼节是做什么的?一起来看看吧!
鬼节是干什么的
中元节是拜祖的日子。鬼节别名“四大鬼节”、“施孤”、“七月半”,是中国古代节日之一,其文化核心内容是敬祖行孝,是一个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佳节日。这一节日与上元佳节、下元节合称三元,与除夕夜、清明时节、九九重阳节都为中华文化传统拜祖名节。
鬼节的由来来历
鬼节的由来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的祖灵崇拜和相关时祭,据《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动的数据,是复活之数,节期与历史悠久文化中的阴阳消长循环系统之理相关。七月半是民间深秋祝贺丰收、酬劳大地节日,有若干粮食作物完善,在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汇报秋成。
鬼节的风俗
1、烧纸
鬼节日中,民俗俗信行为上,最为突出的是烧纸。据传说,凡间纸便是阴曹地府钱,大家烧纸就是为去世的老前辈家人送物。一般扫墓烧纸时应留有多张,到十字路口焚烧处理,目地就是给无依无靠的孤魂野鬼一些布施,它们就不会再去打劫赠给其祖先这个钱。
2、祭祀土地资源
七月半,坊间还风靡祭祀土地资源农作物。将贡品撒进农田。烧纸之后,再换裁成碎条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穗子上。传说故事能够避免雹子围攻,得到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也要至后土庙开展祭祀。定襄县民俗文化将麻、谷悬架门首。
3、祈丰收
七月半施祭与祁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施孤盛典,每家每户需在自身大门口魔归云祷祝水稻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面上,这叫“布田”(栽秧),插得愈多愈好,为此代表着丰收水稻丰登。
4、放孔明灯
鬼节有放孔明灯的风俗,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焟烛,中元夜放到江河湖泊当中,任凭漂泛。
总的来说,鬼节是一个高度重视祖先、家中与传统的节日,用户通过祭祀、祈愿、追怀先人等形式,表达自己对祖先的仰慕和怀念,与此同时也希望能庇佑家庭平安、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