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意味着温度进一步上升,气温也变得越来越酷热。这时气血逐渐促长,各种蔬菜水果正式进入充沛阶段,同时又是垂钓、采收的好季节。那样,小暑为什么要吃藕?下面跟随天奇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小暑节令吃藕的主要原因
由于小暑节令恰逢炎炎夏日,这时候大家大量出汗、消耗大,小暑季节,香甜脆嫩的连藕可谓是消夏优品。而坊间也是有“小暑吃蜜藕”的习俗。将鲜藕中小火煨烂后,切成片后加入适量纯蜂蜜当冷菜吃。还可以把藕切成片,用热水焯一下,放醋等拌凉菜。还可以将藕和猪排骨一起清炖。藕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丰富的钙和磷铁及,具有清热益气养血消滞等作用,适合夏天吃。
小暑节令还哪些食物
1、吃三宝:“小暑小暑,上蒸下煮”,小暑的来临,代表着将进入三伏天。这时,高温天气,身体大量出汗消耗大,健康养生一定要注意补充能量,退热降暑。民俗在这个时节有着吃三宝一黄缮、蜜汁藕、绿豆芽的习俗。
2、吃水饺:三伏天民间谚语有“头伏箩卜二伏菜,三伏还可以养殖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头伏吃水饺是一般习俗,伏日大家食欲不佳,远比常日削瘦,俗此谓暑热,而水饺在以往习俗里恰好是健脾开胃解馋解饿的食材。
3、伏面:伏日吃面条习俗最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伏日全食汤饼,取巾拭汗,脸色皎然”这儿的汤饼便是挂面汤。《荆楚岁时记》上说:“六月伏日全食汤饼,名叫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常应“辟恶”。三伏天还可以吃水潺、凉面。
4、吃牛肉:徐州人头伏吃牛肉,称之为“”吃伏羊”,这类习俗可追溯到到尧舜时期,在自古就有“平陵伏羊一碗汤无需医仙开方子"之观点。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欢莫过本地民谣歌曲“六月六接女孩,新麦饼羊汤”。
5、食新:以往自古就有小暑“食新”的习俗,则在小暑之后尝新米,农户将新割的水稻碾碎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老祖先,随后每个人吃尝鲜酒等。
有关小暑的古诗有哪些
1、《小暑六月节》唐·元稹:转瞬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户痛深青镇,阶庭长青苔.鹰鹤新习学,蜷蜂莫相催。
2、《消暑》唐·杜甫:缘何消烦暑,正坐一院里面前无长物,窗底下轻风。排热由内心平静,凉生为室空这时身自我保护,难更与人同。
3、《纳凉》宋朝·秦观: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摇缀起,风定池莲自得香。
4、《小暑金将伏》唐·武元衡:才非谷永传,不经意谒王候小暑金将伏,微冷麦正秋。群山依枕见,暮雨关门愁。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5、《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唐·武元衡: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高文常独向,折桂及韶年。关国通秦限,浪涛隔汉川。叨同会府选,分开倍仍然。
6、《夏日》王夫之:季夏园木暗,窗子贮清阴。长凤一掩苒,众绿何萧掺。玩此消永昼,冷然涤幽襟。倾侧无所为,聊复得此心。
7、《夏夜追凉》杨万里:夜热仍然午热同,打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蝉鸣处,时会微京并不是风.
8、《墨竹三首·隔溪烟雨》:小暑不够畏,隐于如退藏。青奴初荐枕,黄缸亦开堂。花香鸟语竹阴密,雨的声音荷叶香。晚凉无一事,步屟到西厢。
9、《久雨六言四首》宋代·刘克庄:平陆莽为巨浸,晴天化作漏天。明朝是小暑节,重霉必大有年。
10、《苦热》宋代·陆游万千瓦时鳞鳞若魔龙,日车没动汗水融。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以上就是“小暑为什么要吃藕”的相关介绍,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