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有哪些陵园?
十三陵有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
1、长陵:明长陵是明十三陵之首。它是明成祖朱迪和徐皇后的合葬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主峰南麓。明长陵建于永乐七年(1409年)。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建筑时间最早。陵园规模宏大,材料严格,施工精细,工程繁多,建筑时间长。仅地下宫殿就持续了四年。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好。
2、献陵:献陵的建设始于仁宗死后。从洪熙元年7月开工到8月玄营建成,埋葬仁宗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地面建筑也陆续建成。8月,工部奉命建门楼、享殿、左右阳台配殿、神厨。明楼建于正统七年(1442年)十二月,明年三月,陵墓建筑全部完工。
3、景陵:自宣宗死后,景陵的建设就开始了。即位后,英宗朱祁镇立即派人到天寿山陵区卜地。正月十一日,宣德十年(1435年)正式启动陵墓建设。太监沐敬、丰城侯李贤、工部尚书吴中、侍郎蔡信等奉命督工。由于地形原因,宝城形成了前后圆的修长形状。前二进方院与后宝城相连。依次修建中轴线上的塔恩门、塔恩殿、三座门、格星门、石供案、方城、明楼等建筑。
4、玉陵:玉陵建于英宗去世后的天顺八年(1464年)2月29日,太监黄福、吴昱、抚宁伯朱永、工部尚书白圭、侍郎快祥、陆祥任命督工。共有8万多名军民工匠参与了建设。快祥和陆祥是明初两位技艺高超的工匠。
5、茂陵:明茂陵位于明十三陵明裕陵右侧的聚宝山下,是明朝第八位皇帝朱见深与王、纪、邵三位皇后共葬的陵墓。成化23年(1487年)8月22日去世年41岁。后继天凝道,诚明仁尊重文、武、德、圣、孝、纯皇帝。同年12月17日,茂陵被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