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是啥官职 南州司马是几品

“司马”一姓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历史时间上会有司马司马相如、司马迁、司马光和著名的文学家或历史学家。实际上,“司马”是中国古代的官称,之后以官复姓名字,变成姓式之一。

司马做为官职,在西周时逐渐设定,与上官、司空合称“三有司”,也称“三有急事”。司马为朝中大臣,执掌军区与军赋,经常领兵出战,所率军队为六个师或八个师不一,等同于将军。

战国时,各诸侯王官制里都有司马一职。有些诸侯王还设有大司马,另外还有左司马、右司马做为司马的属官。不但在官制含有司马一职,在军队之中设有该类官称。

战国时,军将或谋士经常被称之为司马,如《战国策·齐策》记述“禽燕之司马而反千里之齐,安平君(田单)之效也”,燕司马是指燕将骑劫。在军队的元帅下,还设有许多司马一职,各自担负不同的任务。除此之外,地区的县、都也是有司马的官,如秦有县司马。春秋时期的铜官玺里还包括一些的县、都的司马之玺。

司马的官职到汉朝曾一度被撤销,汉武帝刘彻时,改县尉为大司马,后人作为兵部侍郎的别称,仕郎称之为少司马。汉朝将军统一管理五部,每一部各设军司马一人。

先秦至宋朝,司马为军府之官,国家总理军府事务管理,参加军事计划。隋、唐2代,州、郡、府内各设有司马一人,位在别驾、长史下。杜甫《琵琶行》里就有:“座中泣下谁较多?江州司马一袭白衣湿。”而到明、清2代,司马就成为了府同知的别称了。(据《文史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