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有幸,是我国老话儿,指的是三世都是有好运,描述极其难得的好机会。
三生乃佛教专业术语,指前世、此生、来世。《景德传灯录》:“有一省郎,梦至碧严下一老者前,烟穗特别少,云:此是檀越结愿存烟草存而檀越已三生矣。第一生,明皇时剑南抚慰退官。第二生,宪皇时西蜀镇长。第三生,即此生也。”
中国传统三生有幸,来源于苏东坡的《僧圆泽传》,讲述了唐代僧人圆泽和好友李源故事。唐代有一个修行人叫李源,他爸爸在安禄山造反时,英勇作战,大败后,惨死。李源感受人世间诸行无常,遂不愿意再当官。因此,将自己的家里改成慧林寺,请圆泽高僧做僧人,他还在寺中好好修行。一日二人相聚去朝礼峨眉山景区,依然在路线问题上发生意见分歧。圆泽期待乃入北京长安虎牢关入川,李源却坚持从湖北临江而往。最后决定买舟入川,圆泽知道不良影响,长叹一声:选择固不由人。
船到荆州市上下游将进入大峡谷,水流水流湍急,二人确定住下来歇息,待天明再次。这时候,忽有一妇女,穿着织锦,来湖边接水,圆泽一见,双眼流泪。李源惊问其故。圆泽说:“我不肯走此路,就怕看此女性。她姓张,我前世的业力注定会投胎转世做她的孩子。由于我不愿再次循环,因此抵御到现在的,她怀孕了三年还没有生孕。如今即然碰头,那么就无可逃避了。你赶紧诵咒,帮我速到转世投胎,降低生苦。到第三天,麻烦你到我家来看着我,我遇见你,便以一笑为信。十二年后,八月十五夜,大家到杭州天竹葛洪井畔相聚。”
讲完圆泽随后圆寂,此妇即产子。三天后李源去看看,一见面,其儿就对着李源一笑,李源佩服万分。返回惠林寺,庙里的小沙弥说圆泽早就写完了遗书。
十三年后,李源如期从郑州到西湖去赴圆泽的幽会,刚进寺大门口,就看到一个牧童坐到牛背上唱起了:“三生石上旧精魄,赏月吟风不必论。愧疚恋人远相访,此生虽异性朋友常存。”李源一听,就知它为圆泽的后身,因此相遇问讯,谈叙叙旧事,犹如死前。离别泣下,又唱出:“身前身后事一望无际,欲话缘分恐肝肠寸断。楚越河山游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随后乘牛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