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年中国十大最受欢迎的火锅品牌有:海底捞、小龙坎、凑凑、啜饮、七新天、巴奴、大龙一、季红、德庄、东来顺。
日前,餐饮大数据研究与评估机构NCBD(餐宝典)正式发布“ 2023年中国餐饮金美食奖 该系列榜单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该系列榜单包括金美奖前100名。、四大热门品类榜和一个新品牌榜。
其中,茶、咖啡、火锅、炸鸡汉堡四大热门品类,以品牌欢迎指数为排名,欢迎指数根据消费者满意度、媒体影响力、网络情感、品牌评价率、企业实力和行业分析师评价,满分100分。
经过半年的大数据监控、企业访谈和分析师评审,最终上榜 十大最受欢迎的火锅品牌 是:海底捞,小龙坎,凑凑,啜饮,七欣天,巴奴,大龙一,季季红,德庄,东来顺。
1 回暖
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和部分品牌的拓店情况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火锅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复苏迹象。
7月30日晚,海底捞发布正面利润预测。截至2023年6月30日,海底捞可持续经营收入预计不低于188亿元,去年同期为152亿元,同比增长23.7%以上;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预计不低于22亿元,去年同期为0.72亿元,同比增长29倍。
对于业绩大幅上升,公告称,海底捞上半年收入增长,主要是因为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控制措施的取消,海底捞餐厅客流量增加,经营改善;以及“硬骨头”计划下的一些门店关闭重新开业后,餐厅数量同比增加。利润增加主要是由于周转率的提高、内部管理和运营的提高以及餐厅运营效率的提高。
随后,海底捞海外业务分拆公司特海国际于8月2日发布了正面利润公告。2023年上半年,特海国际收入预计不低于3.21亿美元,同比增长约30.6%。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预计超过300万美元,2022年同期净亏损约5570万美元,扭亏为盈。关于业绩改善的原因,公告指出,由于今年上半年全球消费的显著复苏,旅游聚会的社会需求逐渐扩大,特海国际商店的客流显著增加。
△图自餐宝典
8月7日,夏布集团还发布了正面利润预测。2023年上半年,预计收入将达到28.46亿元,同比增长约32%;净利润预计不低于200万元,去年同期亏损2.78亿元。集团上半年的业绩之所以能扭亏为盈,主要是因为集团餐厅客流增加,经营改善;同时,夏布集团的餐厅总数从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1008家增加到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1094家。
在介绍业绩上升的原因时,海底捞和夏布的公告都提到了门店数量的增加。这也发生在其他品牌身上。例如,今年年初,巴努的上海三家店、西安三家店和深圳两家店相继开业,并表示“2023年将继续扩大门店,促进全国布局”。
NCBD根据《餐宝典》的监测数据,2023年第二季度,小龙坎、风味、季季红、怂火锅等品牌开始努力,新店较第一季度明显增加。2023年上半年,新成立的火锅企业近3.4万家,整个火锅品类仍在增长。
2 出海
总的来说,火锅行业竞争激烈,内卷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出海”成了不错的选择。
经过仔细研究,火锅不是今天才出海的。例如,早在11年前,海底捞就在新加坡开了一家店,而近两年火锅出海潮的兴起实际上是新一轮中餐出海潮的先导和有机组成部分。
这一轮火锅出海与以前有相似之处。例如,东南亚经常被选为第一站。今年1月,夏布夏布宣布出海新加坡。今年的计划是“开6家店,延伸到马来西亚”。据媒体报道,夏布夏布新加坡第一家店在试运营前三天接待了约1000人,高峰时间超过40分钟。
东南亚有很多中国人。当地的饮食文化和消费习惯与中国相似。国内餐饮品牌进来后很容易站稳脚跟。仅在新加坡,就有海底捞、小龙坎、大龙一、小肥羊、聚会等国内火锅品牌。
随着东南亚火锅市场的日益成熟,欧洲已经成为火锅品牌的新目标市场,这也是这一轮火锅出海不同于以前的地方。
据了解,小龙坎将于今年8月在西班牙开设两家门店,9月在葡萄牙开业,12月在西班牙开设三家门店。到2024年6月底,小龙坎将在欧洲开设10家门店。到目前为止,小龙坎的品牌地图已经辐射到世界四大洲、18个海外国家和地区,覆盖400多个城市和700多家全球门店。
此外,据《经济观察网》今年6月报道,当时欧洲有9家店铺正在装修和准备中。今年4月,它在西班牙开了一家店,8月份将在马德里、伦敦和巴黎开店。此外,今年在欧洲开店的国内火锅品牌包括刘一手、蜀九香、蜀大侠、朝天门等。他们大多分布在西班牙和法国市场。
“2021-2026年,国际火锅店市场规模有望继续高增,”咨询机构沙利文在一份报告中指出,CAGR(年复合增长率)可达10%,高于同期海外中餐。”对于国内成熟的火锅品牌来说,海外市场有机会成为新的增长点。
同时,火锅品牌在海外出名后,也能反馈国内市场,有利于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多的筹码。
3 场景创新
创新火锅消费场景有三个方向值得关注:
一是针对不同空间的市场需求,推出不同的门店类型。 以小龙坎为例。今年以来,小龙坎在第一代川西风格门店之上,迭代了门店模式,打造了品牌旗舰店、标准店、下沉店、合作店四大模式。其中,下沉店以社区为基础,打造了“家门口的火锅食堂”。目前,全国有100多家。
此外,海底捞在夜市摆摊也是如此。最近出现在上海、青岛、山西等地的海底捞摊位,被认为是对其他夜市摊位的降维打击。餐宝典分析师认为,目前很多地方都在鼓励夜经济的发展,摆摊无疑是海底捞顺应潮流的创新。
二是针对不同时间的市场需求,推出不同的服务。 在这方面,海底捞值得“火锅兄弟”的称号。8月5日,近1万名广州歌迷参加了梁咏琪的音乐会。在场馆外,海底捞派出了一辆免费的巴士来接观众吃火锅。数据显示,当晚,梁咏琪音乐会附近10公里的海底捞商店客流量显著增加。
在音乐会现场“钓鱼”是海底捞不断努力实现夜间小吃场景的方式之一。作为第一个尝试全时营业的品牌之一,海底捞的许多商店根据商业区的特点设立了22小时营业,并为大学生提供了69%的午夜折扣。即使在深夜,海底捞也有各种各样的年轻人聚在一起聊天,成为他们的“深夜食堂”。
三是针对不同群体的市场需求,推出不同的主题。 近日,季季红在江西赣州开设了一家西汉主题店,吸引了众多Z代消费者打卡,并登上了赣州万象城“夏季热销榜”。在此之前,季季红推出了非常“时尚”的“Pink主题店”和“宇宙Disco主题店”,都是针对Z代群体关注场景的新消费需求,赢得了后者的关注。
场景创新 ,除上述三个方向外,还有许多方向无法穷举;但归根结底,其实都是 离不开两点:一是没有自我限制;二是以目标客户为中心。
4 结语
今年的火锅市场比以前更受欢迎。因此,一些品牌找到了新的增长点,实现了新的发展;一些品牌在困境中挣扎,上半年大面积关门。行业的“重组”是不可避免的。
当然,这并不妨碍整个行业的持续增长。NCBD(餐宝典)预计2023年中国火锅市场规模将达到9724亿元,同比增长4%,明年将超过万亿元。一路上,我们将见证新品牌的运营,见证新的热度和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