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些人说刺史相当于当前的省长,这实际上是不准确的。由于封建社会各朝代设立的行政单位不同,即使是相同的行政单位,各朝代的区域规模和人口数量也不同。
刺史在中国历史上已经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它的职位名称和职责也发生了很多变化。这个职位将出现在我们看的许多电影、电视剧和小说中。刺史是什么官员?它在历史上经历了什么样的演变?今天,让我们整理一下这些知识。
刺史是州县最高军政长官 ,有些朝代被称为太守或知州。“刺”是检查问题的意思,即监督职责,“历史”是“皇家历史”的意思,刺史的最初目的是举报非法,为皇帝使用。
汉代刺史官印
我们现在有多少官员相当于刺史? 有人说刺史相当于现在的省长,其实是不准确的。 因为封建社会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行政单位,即使是相同的行政单位,每个朝代的区域规模和人口数量也不同。
以州县为例。秦朝国土面积340万平方公里,县36个,平均面积9.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江苏省或浙江省的规模(江苏面积10.32万平方公里,浙江面积10.43万平方公里)。 秦朝的刺史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省长 。
秦朝疆域图
唐代国土面积最大时达1000万平方公里,有360个州(府),平均一个州(府)面积27.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浙江省两个以上。 这一时期刺史的管辖范围相对较大 。
宋朝的土地面积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最小的(夏朝除外)。北宋约280万平方公里,南宋约200万平方公里。南宋有125个州和36个政府,平均面积1.2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东省菏泽市的规模。虽然 南宋时期知州的职责和等级相当于隋唐时期的刺史,但其管辖范围仅相当于一个地级市的市委书记或市长。
宋朝疆域图
此外,除了刺史的管辖范围外,这个职位在不同朝代的权力也不同。刺史的权力范围在历史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官职刺史最早的雏形是秦朝, 秦朝 当时,每个县都设置了皇家历史,并担任监督职务,称为监督皇家历史(监督皇家历史)。
汉武帝 废除监督皇家历史职位,将全国分为13个(州),每个州都有刺史。汉朝成帝将刺史改为州牧业,刺史的权力进一步扩大,从监察官到地方军事行政长官。换句话说,汉代的刺史有军事力量。
东汉 刺史权力逐渐扩大,朝廷经常派刺史领兵作战。因此,当地的县长和县长都非常害怕刺史。此时,刺史实际上是一州军政的长官和太守的上级,此时逐渐形成了州县两级制度。
东汉疆域图
魏、晋时期 ,为了巩固皇权,削弱刺史的权力,刺史分为两种:领兵刺史和自行车刺史。自行车意味着不领兵。领兵刺史大多加封将军称号,有兵权。有的除了任本州刺史外,还拥有其他州的军事领兵权,远远大于自行车刺史。(换句话说,自行车刺史,光听名字就很有画面感,很惨,哈哈~~~)
西晋统一初期 ,朝廷停止给刺史加将军称号,即削弱刺史的兵权,这一举措一直持续到西晋末天下大乱。
南北朝时 遵循西晋制度,到达西晋制度 北魏时期 ,每个州都有三个刺史,其中一个是皇室成员,类似于中央督察,监督刺史的日常工作。
隋朝 统一后,杨迪皇帝将州改为县,将刺史改为太守。太守是朝廷六级官员。他的职责是检查世界各地,不再有军事权力。也就是说,隋朝太守的职责和等级与汉武帝时期的刺史相同。
隋朝疆域图
到了 唐代 ,唐初改郡为州,改刺史为太守。唐玄宗时期,国家改为县,太守改为刺史。唐肃宗时期又改了回来,然后又恢复了唐初的旧制。(改来改去,乐在其中)
宋代时期 ,官制中有刺史的官职,但只是虚衔,委任人不赴任。但宋代知州或知府的职责等级与隋唐时期的刺史相似。
元代以后,刺史这个官名被废除。 因此,如果在元明时期的电视剧或小说中出现刺史这个官名,就不符合历史。
清代时期 刺史是知州官职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