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电信诈骗非但没有降低,反而增加了许多。主要是因为一些所谓的高新科技骗子公司犯案的技术手段也高明了许多,只需受害人点击一下手机上短信链接或是回复一下编号,就可以将钱轻而易举划走。如今小编给你详细介绍预防电信诈骗的“6个一律 8个但凡 48种方式”,请各位多多的分享,协助周围朋友防范诈骗!下边,和每天生活网一起看看怎么防范电信诈骗的知识吧。
文中文件目录
1、6个一律2、8个但凡3、48种电信诈骗方式全集
6个一律:
1、只需一谈到储蓄卡,一律挂了
2、只需一谈到中大奖一律挂了
3、只需一谈到“来电转接司法机关”的,一律挂了
4、全部短消息,要我点链接的,一律删除
5、微信不熟悉的人发送的连接,一律没点
6、一提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是行骗
8个但凡:
1、但凡自称为司法机关规定汇款的
2、但凡喊你汇钱到“安全账户”的
3、但凡通告得奖、兑奖想要你先付钱的
4、但凡通告“亲属”发生意外得先汇款的
5、但凡在电话中索取银行卡账号及短信验证码的
6、但凡使你开通网上银行配合检查的
7、但凡自称为领导安排汇款的
8、但凡生疏网址要备案银行卡账号的
48种电信诈骗方式:
1、QQ假冒朋友行骗。运用恶意代码窃取另一方QQ登陆密码,提取另一方聊天视频材料,了解另一方问题后,假冒该QQ账户主人家并对QQ朋友以“患大病、被车撞”“急用钱”等应急事儿为理由进行诈骗。
2、QQ假冒公司总裁行骗。不法分子通过搜索财会人员QQ群,以“会计资格考试考试大纲文档”等的幌子推送木马程序,窃取财会人员所使用的QQ号码,并综合研判出财会人员上司的QQ号码,再假冒公司老总向财会人员推送网上汇款命令。
3、手机微信假冒公司总裁行骗财会人员。不法分子根据技术手段获得企业内部人员架构状况,复制粘贴公司总裁微信名字和头像图片,冒充公司总裁加上财会人员手机微信进行诈骗。
4、手机微信掩藏真实身份行骗。不法分子通过微信“附近人”查询身边朋友状况,装扮成“富二代”或“富家女”,添加好友骗领情感与信任后,随后以资金短缺、亲人遭难等各种借口骗财。
5、手机微信仿冒网上代购行骗。不法分子微信朋友圈仿冒靠谱微商代理,以特惠、折扣、国外代购等的幌子,待顾客下单后,则以“产品被海关扣下来,得加缴进口关税”等为由规定加付账款,一旦获得购钱款则失去了联系。
6、微信发布虚报公益爱心行骗。不法分子将虚构寻找亲人、扶困贴子以“公益爱心”方法公布在朋友圈中,引发心地善良网友分享,其实帖内所留联系方式绝大部分为外地号码,拨出去并不是吸费电话便是电信诈骗。
7、朋友圈集赞行骗。不法分子假冒店家公布“关注点赞有奖活动”信息内容,需要参加者将名字、电话等个人信息发到微信公众平台,一旦店家骗取完充足的个人资料后,就是以“服务费”、“公证费用”、“担保金”等方式进行诈骗。
8、手机微信盗取微信公众账号行骗。不法分子窃取店家微信公众账号后,公布“诚聘网上兼职,协助淘宝商家刷单,可从这当中赚取佣金”的推送信息。受害者深信不疑,遂依照对方要求数次买东西刷单,之后发现上当。
9、虚假淫秽色情服务项目行骗。不法分子在网络上留有给予淫秽色情服务项目电话,待被害者与其联系后,称需先付款才可以上门服务提供帮助,受害者把钱打进指定账户之后发现上当受骗。
10、虚假车祸事故行骗。犯罪嫌疑人编造受害者家属或者朋友因车祸,需要紧急处理交通事故为理由,要求他们马上转帐。受害人因情况危急便依照犯罪嫌疑人标示将房款打进指定账户。
11、电子邮箱中奖诈骗。通过网络推送得奖电子邮件,被害者一旦与犯罪嫌疑人联络领奖,就是以“个税”、“公证费用”、“汇款手续费”等各种借口规定受害者汇款,实现欺诈目地。
12、假冒大型企业中奖诈骗。不法分子假冒三星、sony、海尔集团等知名企业为名,提前大批包装印刷精致的虚假得奖刮奖,利用信函邮递或请人递送推送,然后以需缴服务费、保障金或所得税等各种理由,欺骗受害者向特定银行账户汇钱。
13、综艺节目中奖诈骗。不法分子以“我要上春晚”、“十分6+1”、“中国好歌声”等热映节目组的方式向受害者手机群发短信,称之已经被抽取为节目幸运观众,可获得高额礼品,然后以需缴服务费、保障金或所得税等各种理由执行连坏行骗,欺骗受害者向特定银行账户汇钱。
14、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不法分子冒充公检法相关工作人员拨通受害者手机,以受害人身份证信息被盗用因涉嫌洗黑钱等犯罪为理由,需要把它资产转到我国帐户协助调查。
15、假冒房主短信诈骗。不法分子假冒房主信息群发,称房主储蓄卡已换,要求对房租打进别的指定账户内,一部分租户深信不疑将房租转走才知道上当受骗。
16、虚假绑票行骗。犯罪嫌疑人编造受害人亲朋好友被人绑架,若想营救人质需立即转款到指定账户根本无法报案,不然撕票。被告方往往因为情况危急,手足无措,根据犯罪嫌疑人标示将房款打进帐户。
17、编造手术治疗行骗。犯罪嫌疑人编造受害者儿女或老年人突发性疾病需紧急手术为理由,需要受害人转帐即可医治。遇上述情况,受害者通常心急火燎,根据犯罪嫌疑人标示转帐。
18、电话欠费行骗。不法分子假冒通信运营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向受害人拔打电话或投屏播放电脑语音,因其电话欠费为理由,要求对扣费资产转至指定账户。
19、电视剧扣费行骗。不法分子假冒广电网相关工作人员群拔打电话,称以受害者为名在外省开设的有线数字电视扣费,让受害人向指定账户补足扣费,否则就会停止使用受害者当地的有线数字电视并罚款,一部分人深信不疑,转帐之后发现上当受骗。
20、退款诈骗。不法分子假冒淘宝等平台客服拔打电话或是发送信息假称受害者拍到的货物断货,必须退钱,标准消费者给予银行卡卡号、密码等信息内容,进行诈骗。
21、购物退税行骗。不法分子事前掌握到受害人购买房屋、汽车和资料后,以税收优惠政策调节,可申请退税为理由,哄骗受害人到ATM机里执行转帐实际操作,将卡上储蓄转到骗子公司指定账户。
22、网上购物行骗。犯罪嫌疑人设立虚报网购网站或淘宝网店,一旦受害人进行购买产品,便称系统异常,订单信息出问题,必须重新安装。接着,利用QQ推送虚报激话网站地址,受害者填写好淘宝帐号、银行卡卡号、帐号密码及短信验证码后,卡里额度便被划走。
23、廉价买东西行骗。不法分子通过网络、手机信息公布二手车、二手电脑、海关部门收走的用品等出售信息,一旦受害人与其说联络,就是以“交纳订金”、“交易税服务费”等形式骗财。
24、申请办理信用卡诈骗罪。不法分子根据报刊、电子邮件等发表可以办理巨额透支信用卡的宣传,一旦受害人与其说联络,不法分子则是以“服务费”、“介绍费”、“担保金”等不实原因规定受害人持续转帐。
25、信用卡消费行骗。不法分子信息群发,以受害人银行卡消费,有可能本人泄露个人隐私为理由,假冒银联中心或公安干警连坏设套,要求对储蓄卡中的钱款转到所谓“安全账户”或骗取银行账户、登陆密码进而实施犯罪。
26、包囊藏毒行骗。不法分子以受害人包囊内查出了吸毒为理由,称之因涉嫌洗黑钱违法犯罪,需要事主帅钱转至我国安全账户便于公平调研,进而进行诈骗。
27、快递公司签收行骗。犯罪分子冒充快递员拨通事主手机,称其有包裹必须签收但看不清楚详细地址、名字,还需提供详细资料有利于送上门。接着,物流公司工作人员将送上物件(高仿香烟或假酒),一旦事主签收后,犯罪分子再打电话称之已签收务必支付,不然收账公司或黑帮将惹麻烦。
28、医疗保险、个人社保行骗。犯罪分子冒充个人社保、社保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假称受害人医疗保险、个人社保发现异常,很有可能被别人冒充、透现,因涉嫌洗黑钱、制贩卖毒品等犯罪,以后冒充司法部门相关工作人员以公平调研,有利于审查为理由,哄骗受害人向所谓“安全账户”汇钱进行诈骗。
29、补贴、援助、国家助学金行骗。犯罪分子冒充民政部门、工商联等有关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向伤残工作人员、困难家庭、家长通电话、发信息,假称可以领补助费、救济金、国家助学金,要其给予银行卡卡号,并且以资产到账查看为理由,命令它在atm机上进到英文界面实际操作,把钱转出去。
30、诱惑汇钱行骗。犯罪分子以信息群发的形式立即规定对方向某一银行帐号汇到储蓄,因为事主正要汇钱,所以接到该类汇钱诈骗短信后,通常没经细心核查,是指将货款打进骗子公司帐户。
31、骗贷。犯罪分子根据群发消息,称之可以为资金不足者提供贷款,月息低,不用贷款担保。一旦事主深信不疑,别人就是以预付款贷款利息、担保金等名义进行诈骗。
32、个人收藏行骗。犯罪分子冒充各种收藏协会名义,印刷邀请信邮递全国各地,称将举行交易会并留下联系方式。一旦事主与其说联络,则是以事先缴纳担保费、担保金、场租费等名义,规定受害人把钱转到特定账号。
33、机票改签行骗。犯罪分子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以“停飞、给予退票费、车票改签服务项目”为理由,哄骗买票工作人员多次进行汇钱实际操作,执行连坏行骗。
34、重金求子行骗。犯罪分子假称愿意出重金求子,诱惑受害人上当受骗,之后以预定金、检验费等各种借口进行诈骗。
35、PS照片进行诈骗。犯罪分子搜集公务人员相片,应用电脑合成淫秽图片,并配收付款银行账号邮寄给受害人,威胁恐吓。
36、“猜猜我是谁”行骗。犯罪分子获得受害人的手机号和机主姓名后,打给受害人,使其“猜猜我是谁”,之后依据受害人上述冒充亲戚朋友真实身份,并声称要去看望受害人。接着,虚构其被“治安拘留”、“交通事故”等为由,向受害人借款,一些受害人并没有细心核查把钱都打进犯罪分子所提供的银行卡内。
37、冒充黑势力勒索类诈骗。犯罪分子先获得事主真实身份、职业类型、手机号码等相关资料,拔打电话自称为黑势力工作人员,备受聘请要进行损害,但事主能够破财免灾,之后给予账户规定受害人汇钱。
38、给予考试题行骗。犯罪分子对于将要参加考试的考生拔打电话,称能供应考试题或回答,很多考生急功近利,事前将辛苦费的首付款转到特定账号,之后发现上当受骗。
39、高薪诚聘行骗。犯罪分子根据群发消息,以月薪水数万元的高薪诚聘某种专业人员为幌子,规定事主到指定位置招聘面试,之后以培训费用、置装费、担保金等名义进行诈骗。
40、复制手机卡行骗。犯罪分子群发消息,称可复制手机卡,监听手机语音通话信息内容,许多人民群众因自身需求主动找犯罪嫌疑人,进而被对手以购买复制银行卡、预付定金等名义骗光金钱。
41、诈骗网站行骗。犯罪分子以银行网银更新为理由,规定事主登录仿冒银行诈骗网站,从而获得事主银行帐户、网银密码及手机交易码等相关信息进行诈骗。
42、取消分期还款行骗。犯罪分子根据专业渠道购买网购网站的客户信息,再冒充网购网站相关工作人员,宣称“因为银行业务不正确缘故,客户一次性付款成了分期还款,每一个月都要付款同样花费”,之后再去冒充银行人员哄骗受害人到ATM机前申请办理消除分期还款办理手续,其实执行资产转帐。
43、购票行骗。犯罪分子运用门户网、旅行网站、搜索引擎等推广产品,制做不真实的网上购票公司网页,公布订购飞机票、火车车票等不实信息,以最低价格诱惑受害人上当受骗。接着,再用“身份证信息不完整”、“账号被冻”、“购票失败”等为由规定事主再度汇钱,进而进行诈骗。
44、ATM机通告行骗。犯罪分子事先阻塞ATM机出接口,并且在ATM机里黏贴虚报服务电话通告,引诱储蓄卡客户在卡“被吞”后和联络,骗取登陆密码,待客户离开之后到ATM机取下储蓄卡,窃取客户卡里现钱。
45、伪基站行骗。犯罪分子运用伪基站向广大群众推送网上银行更新、10086移动积分商城换取现金虚报连接,一旦受害人点击后便则在手机嵌入获得银行账户、密码和手机号码的木马病毒,从而进一步实施犯罪。
46、金融投资行骗。犯罪分子以某某某证劵公司为名通过网络、手机、短消息等形式散播虚报股票内幕消息及行情,获得事主信任后,又引导其在自己的搭建虚报交易平台上选购期货交易、现货交易,进而骗领事主资产。
47、积分换购行骗。犯罪分子拔打电话假称受害人手机积分可兑换智能机,假如受害人允许换取,对方也以补齐价格差等为由规定先汇钱在指定账号;或发短信通知受害人信用卡积分可兑换现钱等,假如受害人依照所提供的网址输入银行卡卡号、密码等资料后,银行帐户资金便被转出去。
48、二维码行骗。犯罪分子以减价、奖赏的幌子,规定受害人扫描二维码加入会员,其实附加木马程序。一旦扫描仪组装,木马程序便会窃取受害人的银行账户、密码等个人隐私信息。
以上这些内容是警察叔叔认真搜集的,现阶段互联网技术、电信网等全部的行骗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个新的行骗方法也会越来越多,可是大家一定要注意预防,骗子公司最后把握住的就是一个“贪”念。记牢,天空并没有随意免费的午餐的一刻,别总想着坐享其成,不然,即便天上掉下来馅儿饼,也能把你砸到的。请各位多多的分享,协助周围朋友防范诈骗!以保护财产安全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