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区别。
人行横道线和斑马线是一个意思。
人行横道线别名斑马线,是通过一条一条的白线构成的主要是供行人穿越重生马路的用处。
斑马线宽度、尺寸和间隔有国家标准。
斑马线的最基本长度3-5米。
每一条斑马线宽度应是45或60cm。
斑马线宽度还可以根据行人总数扩宽1米。
斑马线越宽,行人也就越多。
在一段路上,斑马线设置间隔一般为150~500米,科学合理的设定间距为350~400米。
换句话说,在城市里,最好是每过350至400米设定一段斑马线,便捷行人行驶。
院校、幼稚园、医院门诊、敬老院前路面并没有行人过马路设施设备,理应划分行人过马路配电线路,设定提示标志。
根据规划,在城市主要道路的人行道上安装人行道。
斑马线的由来:
斑马线来源于古罗马时代的跳石。
古罗马帝国庞贝城的街道里,坐骑和汽车与行人交叉式,常常导致城市交通阻塞和道路交通事故。
因此,人们把人行道与机动车道分离,并把人行道加宽。
仍在接近马路口地区砌起一块块凸起路面石块——跳石,做为行人过马路的象征。
行人能够踩到这种跳石上,渐渐地过马路。
牛车运行中,跳石正好在马车的三个轮子正中间。
之后,很多城市都使用这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