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扭了是冷敷还是热敷(脚扭了是冷敷还是热敷好)

脚扭伤了,热敷还是冷敷?

1、崴脚之后是应该冰敷的,这样就能够消肿,因为当崴脚之后,肌腱韧带或者是筋膜都会出现受损,用冰敷的方法更容易消肿。

2、脚崴了以后既可以冷敷,也可以热敷,主要是选对时机。脚崴了24小时以内属于出血活动期,这个时候主要是冷敷或者冰敷。24小时以上主要是热敷,热敷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3、扭伤脚踝后应当是先进行冷敷的,脚踝扭伤以后会出现红肿,出血的迹象,应当在24小时之内,用冰块或者是冷水进行冷敷,从而降低脚踝关节肿胀的程度。

4、小时内先冷敷或冰敷,以利于血管收缩,减轻出血,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24小时后可每日热敷,以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水肿。不严重的软组织损伤一般可静养自愈。如果2-3周内无法自愈,必须积极用药,否则会发展成慢性炎症。

5、在24小时之后脚踝就已经处在慢性期了,所以这个时候是需要热敷的。可以用毛巾打湿热水之后敷在伤患处,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活血化瘀效果,而且还可以消肿。

脚崴了是用冷水敷还是热水

崴脚之后是应该冰敷的,这样就能够消肿,因为当崴脚之后,肌腱韧带或者是筋膜都会出现受损,用冰敷的方法更容易消肿。

冷敷方法:将冷水浸泡过的毛巾放于伤部,每3分钟左右更换一次,也可以用冰块装入塑料袋内进行外敷,每次20~30分钟。夏季则可用自来水冲洗,冲洗时间一般在4~5分钟左右,不宜太长。

冷敷或冰敷:可以采用冷水(如自来水)或者冰棒等温度较低的东西进行局部冷敷,用双层塑料袋包好后做成自制冰袋,这样的冰敷效果是最佳的。热敷:把毛巾在热水中浸湿,拧干后敷于患病部位。

第对于症状轻者,可在伤后即用冷水或冷毛巾外敷并抬高患肢。此时冷敷能使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起到止血、消肿、镇痛的作用。因此在急性扭伤后,应施行局部冷敷,并且越早越好。

如果您周围没有冰袋,则可以使用浸有冷水的毛巾将脚浸入扭伤中,或者使用冷水班卓琴将脚放进去。冷敷时间通常为30分钟,中间的1小时后进行第二次冷敷。热压:扭伤24小时后,趁热涂抹。

脚崴了,是热敷还是冷敷

崴脚之后是应该冰敷的,这样就能够消肿,因为当崴脚之后,肌腱韧带或者是筋膜都会出现受损,用冰敷的方法更容易消肿。

冷敷方法:将冷水浸泡过的毛巾放于伤部,每3分钟左右更换一次,也可以用冰块装入塑料袋内进行外敷,每次20~30分钟。夏季则可用自来水冲洗,冲洗时间一般在4~5分钟左右,不宜太长。

脚崴了以后既可以冷敷,也可以热敷,主要是选对时机。脚崴了24小时以内属于出血活动期,这个时候主要是冷敷或者冰敷。24小时以上主要是热敷,热敷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小时内:先冷敷,减少肿胀渗出;24小时后:换热敷,加速炎症消散。原理:1.崴脚后,受伤的脚尽量保持不要再继续活动,有条件的可以用绷带等捆绑固定,这样可以降低肿胀的程度。

扭伤后应该怎么办

1、急性期通常指伤后24或48小时内,此时受伤组织可能出血,局部出现红热肿痛、功能障碍等急性炎症反应。患者要停止活动,根据情况选择冷敷、加压包扎、抬高伤肢等处理方法。一般先冷敷后加压包扎,也可同时进行。

2、(1)踝关节扭伤后立即停止运动。(2)判断有无骨折:如果受伤部位没有迅速瘀血肿胀、疼痛难忍,尚可走动的话,应该没有伤得很重,大家可以自己先在家做些简单的急救措施。未发生骨折时,可抬高患肢进行冷敷。

3、检查伤势分清伤势的轻重,如果扭伤后能站立,勉强走路,说明伤势为轻度。若疼痛剧烈、韧带损伤严重或者怀疑脚踝骨折时,需要立即到医院做相关检查,尽早确定伤情,听从医生安排,以免延误。

4、扭伤后很疼可以采取下列处理措施:卧床休息。使用云南白药气雾剂喷涂在创伤表面,有非常好的消肿镇痛作用。如果局部疼痛情况特别明显可以先使用保险子,再喷涂药物。

5、扭伤的一般处理原则是让患者安定情绪,固定受伤部位,用冷湿布敷盖患处。手足扭伤者可抬高患部,颈部、腰部扭伤者在搬运时不可移动患部。扭伤常伴有关节脱位或骨折,宜到医院诊疗。

6、如果你不放心的话可以去医院照个CT,可以判断真实情况。及时冷敷应该在受伤后尽快进行,冰块最佳,冷敷要在崴脚后30分钟内尽快进行,每次30分钟左右。这是为了使毛细血管收缩,以减少出血或渗出,从而减轻肿胀和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