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楼在古代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北京钟鼓楼还是比较著名旅游景点,都是在北京必须要去去玩的一个地方,它在古代时就存在。那样北京市钟鼓楼在古代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下边每天知识百科我产生:蚂蚁庄园10月12日回答。

钟鼓楼在古代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标准答案:报时。

分析:在古代,钟鼓楼的主要作用是报时。那时候,城市推行夜禁,迟早击鼓为开闭坊门信号。在那个年代,钟鼓楼都是城市中尤为重要的商业建筑之一,其报时的功效在一定程度上便捷城市居民的生活。

北京市钟鼓楼的源头能够追溯到至西汉时候的谯门、谯楼、鼓角楼等公共。于北京,钟鼓楼可以追溯到元大都城里,坐落于宫城之北,呈南北方横纵。在其中,鼓楼在南京鼓楼以北约组织100米左右处,本是元朝万宁寺的核心阁,兴建至元九年(1272年),之后毁于战火。明朝展开了复建,并延续至如今。

钟鼓楼是如何进行报时的

在古代,钟鼓楼主要是由碑漏、铜刻漏、时间香记时,击鼓定更、敲钟报时等组成一套完整的报时系统软件。在六百多年的报时历史长河中,钟鼓楼自始至终延用先击鼓后敲钟的形式,每天报时起源于“暮鼓”、止乎“晨中”,次序不可以错乱。

在实际操作上,钟鼓楼应用碑漏和铜刻漏开展记时,一起使用时间香来明确更次。当一更开始的时候,司鼓都尉便以“对灯”为号,打响108声锣鼓声,接着大门关掉,交通出行掉线,人们称为“净街”。当二更至四更时,只敲钟不击鼓。乾隆年后改为只能在晚间报定更和亮更2次,每天晚上定更后,司鼓都尉以“对灯”为号,钟声音大门关,交通出行掉线。

总体来说,中国古代的报时方法虽然和现代化的记时方法各有不同,但钟鼓楼做为古时候报时的典范,其报时的功效是非常明显的。

以上就是关于所有内容,精彩不断尽请关注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