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千秋是什么意思,万岁和千岁有啥区别

只要电影和电视上有皇帝的古装剧,“万岁”、“千岁”之声不绝于耳。

也许你会有疑问,这两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有“千岁”、“万岁”,有没有“百岁”?

“岁”最初不是皇帝的专利,而是人们的祝福。“万岁”是万年,意思是永远存在。这是臣下对君主的祝贺,后来逐渐成为君主的称号。

《事物纪原》

宋代高成的《事物纪原》说得很清楚:“万岁,考古抓周,没有这个礼物”。的确,“万岁”这个词从来没有出现在中国西周以前的古代文献中,其他与这个词相关的词的意思也不是我们后来理解的。

例如,在西周中晚期的金文中,可以看出“眉寿无疆”、“万年无疆”、“万寿”这样的词。

战国时期,秦王见林相如奉璧,田单伪约降燕,冯君烧孟尝君债券,左右人都叫“万岁”。建七国时,大家都喜庆君主,都叫“万岁”。秦汉以来,臣下见君,拜恩庆祝,率以为常。

据说第一个想把“万岁”称为自己的皇帝是汉武帝。汉武帝巡游,闻山呼“万岁”,这让臣民们大吃一惊,连石头都知道对皇帝说“万岁”,更别说我们这一代了?但强势如汉武帝,也不能独享“万岁”荣誉。窦宪将军征北匈奴凯旋,许多大臣争相拍马屁,伏称“万岁”;汉和帝的弟弟广宗王叫刘“万岁”,隋朝也有名将叫史“万岁”。

唐代女王武则天爱“万岁”,她称帝的年号里有“万岁天册”、“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直到宋朝,“万岁”才真正成为皇帝的专用品。北宋大将曹使用的从子曹讷一次喝醉,让人叫“万岁”,被告发,被杖责而死。《寇准传》还记载,寇准外出时被叫万岁,被免去同知枢密院事一职,贬至青州府。直到明清时期,“万岁”才被称为尊重,皇帝也成了“万岁”爷爷。

皇帝万岁

至于“万岁”的起源,它来自一个故事。据说武则天成为皇帝后,她特别喜欢别人赞美她,以提高她的“错误”地位,但她不容易直言不讳。

有一天,她在金銮殿召集翰林院众学士出题答对。她脱口而出最后一个问题:“玉女河敲打,敲打!叭梆!叭叭梆!“中学士搜肠括肚对答了几十句,武后都不满意,直觉失望。这时,一位习惯奉承的学士看到了她的心思,忙吟道:“金銮殿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武后兴高采烈,推为杰作。从此,“万万岁”一词在朝野之上流传。

“千岁”来自“万岁”。唐朝时,皇帝以生日为“万寿节”,皇帝的妻子、儿子和女儿被称为“千寿节”。宋代,“万岁”成了皇帝的专属称谓,“千岁”也成了皇帝的代名。与皇帝同家族的男人,如皇帝的叔叔、兄弟等,在被授予王加爵位后,可以称之为“千岁”;皇后是皇帝的妻子,自然也可以称之为“千岁”,公主也可以称之为“千岁”

称太后为“千岁”是小说和戏曲的误传。如果太后掌握了实权,就相当于女王,可以称之为“万岁”。就像晚清慈禧太后的照片一样,她背后的横幅上写着“清朝圣母太后万岁万岁”的字样。

史上还有“八千岁”、“九千岁”等称谓。在野史上,北宋的赵德芳被叔叔宋太宗封为八王,一人吃八王的工资,被称为“八千岁”。

明末大太监魏忠贤自称“九千岁”,说自己离皇帝只有一千岁,这显示了他的野心。此外,太平天国的“千岁”已成为头衔。洪秀全是天王“万岁”,杨秀清、萧朝贵等人分别成为“九千岁”、“八千岁”等。

至于“百岁”,它不是官方的头衔。“百岁”是百年,有四个意思:一是长期;二是终身,终身;第三是死亡的禁忌;第四,新生儿出生后第一百天举行的庆祝仪式,通常被称为百岁,人们也误解了“百岁”。古人禁止谈论生死,当然,他们不会把“百岁”作为头衔的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