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有1300多个县、县级市的数量达到370多个?
2020年1月5日,南阳市通过决议,决定申报西峡县撤县设市。请注意,只是申报,而不是已经建立。2019年8月,新乡市申报通过,长垣县改革为县级市。
截至2019年,我国已下辖1330多个县,同时也有370多个县级市。
一个重要的问题出现了。县级市和县级市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县级市从县级变为升级?今天,我们来谈谈县级和县级市的演变。
首先,我们需要谈谈中国行政区划的调整和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地级市没有概念,行政区分为省、专区、县三级。
事实上,专区不是一个标准的行政区划,因为专区属于省政府机关的派出机构。每个省分为几个专区。专区的地位相当于地级市,但管辖范围比现在的地级市大。
比如河南省开封专区下辖26个县,明显比现在的地级市大很多。1970年,中国所有专区都改革成为地区。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我相信他们对某个地区有着深刻的印象。
1978年,中国开始了著名的改革开放,经济开始持续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沿海省份的一些地区被改革为地级市。
1983年,中国许多省份成为地级市。例如,河南省开封地区分为郑州市和开封市。一个地级市管理着几个县或县级市。当时,县级市基本上是矿区或资源出口区。
但是,随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许多省份下辖的县经济已经达到了很好的水平。
虽然不如一线城市,但小城市的轮廓已经出现了。在这种情况下,各地级市开始不断申报部分县改革为县级市。
由于情况非常复杂,1993年,中国提出了一系列建立县级市的硬性指标。首先,县、区人口不得低于12万,其中非农业人口不得超过8万。
在全县总人口中,从事非农业工作的人口不少于15万。经济总量不得低于10亿,自来水普及率不得低于65%,公路普及率不得低于60%。
根据目前的经济水平,许多人已经超过了这些标准。然而,根据20世纪90年代的实际情况,大多数县都不能达到这些严格的标准。只有少数县在20世纪90年代改革成为地级市。
比如河南省会郑州市下辖的几个县,除了中牟县,其他几个县都成了县级市。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许多县经济达到了很好的水平。虽然无法与大城市相比,但城市已开始形成规模,实体企业众多,城市配套设施各方面都非常完善。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级市开始申报其所辖县,改革成为县级市。这种情况的趋势越来越多。那么,县级市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行政水平是不同的。根据中国的行政水平,县属于县级,许多县级市属于副地方部门,在各种规划设计中具有更大的自主权。
二是县级市直接隶属于省政府机关,由地级市管理。每个县的大部分税收和财政都需要缴纳地级市。县级市需要缴纳部分,财政调度权更加灵活。
第三,在城乡建设方面,可以获得更大的补贴。当然,铁需要自己的努力。县要想改革成为县级市,各方面都要达到较高的水平。
比如江苏省昆山市,在行政层面上,昆山市只是一个县级市,由苏州市管理。
但昆山市经济总量达到3800多亿,3800多亿属于什么概念?
它超越了广西首府南宁市和贵州省会贵阳市。在大多数内陆省份,基本上仅次于省会城市。
由此可见,一些县级市经济发达,各方面甚至不比地级市差。然而,县级市的改革需要满足各方面的要求。只有满足这些要求,改革成为县级市,才能更有利于经济发展。
2019年8月,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改革为县级市。县级市需要由地级市申报,可能无法通过。
2019年10月,南阳市西峡县通过了《西峡县撤县设市决议》。2020年1月5日,南阳市决定通过决议申请西峡县撤县设市。
除河南省各地级市外,其他省所辖地级市也在申请部分县改革为地级市。由此可见,县级市的申报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更加平衡。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在未来的行政格局中,县级市的数量肯定会越来越多。此时,随着城市面积的扩大,那些靠近城市的县很可能会将县改为区
。在过去的10年里,市区周边的许多县都被改为地区。例如,开封市的开封县和许昌市的许昌县都被改为地区。随着经济发展和时代的需要,行政区划的调整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