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预防倒春寒的方法(茶树炭疽病的症状及防治技术)

春寒对茶树的危害很大,会造成茶树大量的营养消耗,严重降低来年的产量和质量,严重降低种植者的经济效益。所以一定要做好茶树倒春寒的预防措施,那么茶树应该如何预防倒春寒呢?茶树种植技术简单,投入成本低,效益高,种植人多。然而,在种植茶叶时,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炭疽病是一种,那么茶树炭疽病的症状是什么呢?如何预防和控制?

茶树防春寒的方法

1、选择抗寒品种

园区建设时,应选择抗寒性强的品种,不能盲目提前。早生品种与特早生品种的比例应适当。建议以中早生品种为主导品种,占园区总面积的70%左右,特早生品种的比例应控制在30%以内。无性良种幼苗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培育。长期适应性栽培后,对山区适应性强,抗寒性强。

2、重视寒潮预报

加强灾害性天气预报,及时了解寒潮信息,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寒潮预报发布后,集中人力资源采摘萌发茶园幼芽叶,尽量减少冻害造成的损失。

3、土肥管理

应根据茶树的生长规律进行翻耕,其中沙土和沙壤土可适当浅耕,而黄壤土和黄棕壤应深耕,靠近根部的地块应浅耕,以免伤根,而远离根部的深耕。基肥以农家肥为主,适当搭配磷钾肥。此外,护树将军应在霜冻前全面喷洒消毒灭菌,以保护树体免受寒害。

4、覆盖防冻

茶树行间可用稻草覆盖,不露地面为宜。对于容易冻结的迎风茶园,可用稻草覆盖茶树蓬面,寒潮过后用水掀开。此外,当寒潮来临时,根据风向、地形和面积,当温度降至3度以下时,可以点火发烟,防止热量扩散,提高茶园温度。树冠上的积雪应及时清除,以免积雪过厚而压碎茶树或冻伤新芽。

茶树炭疽病的症状及防治技术

1、发病症状

我国各茶树产区均发生茶树炭疽病,西南地区发病较为严重。炭疽病主要危害当年成熟的叶片,也发生了老叶和嫩叶,但发病率不大。病叶首先会在叶尖或叶缘出现水渍状的浅色斑块,然后沿着病叶的叶脉逐渐扩大成深色的不规则病斑。病部与健康部位有非常明显的分界。病部会产生黑斑,这些斑点是炭疽病菌的分生孢子。

2、传播途径

当第二年晚春气温达到20度左右,湿度达到85%左右时,炭疽病的病菌会以菌丝体的形式在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分生孢子通过风、雨等介质传播。分生孢子落在叶子上后,会从嫩叶背面入侵。潜伏期约两周后,病斑开始出现。经过2-4周的扩张,病斑扩大,此时嫩叶逐渐成熟。

3、发病条件

病叶分生孢子成熟后,会再次感染,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的雨季,发病严重,容易引起流行。一般来说,单施氮肥的茶园容易发病,不同品种对炭疽病的抵抗力也不同。特别是龙井43,发病速度快,传播广泛。如果光线不足,早上露水存在时间长,发病率比其他茶园更严重。

4、防治方法

首先要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施肥时要注意控制肥料中的营养比例,适当提高磷钾肥的施用,增强茶树的抗病能力。发现病叶后,应及时摘除。5月至6月、8月至9月是防治炭疽病的适宜时期。在这两个时期,要加强管理,定期消毒,主要使用甲基硫菌灵悬浮剂或碳特灵。茶树每轮新梢的一芽一叶期应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