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哥共和国介于北纬6-11°、东经0-2°它是西非国家之一,东面与贝宁,北面与布基纳法索,西面与加纳相邻,南面向几内亚湾的一小段海岸线。面积56785平方公里。海岸线短(55公里),直,长53公里。整个环境又窄又长,
一半以上是丘陵和山谷。南部是滨海平原,沿海有沼泽、泻湖和沙洲;中部是高原,南北纵贯山区,海拔500-阿塔科拉山高地600米;北部是奥蒂河平原。主要山脉为多哥山脉,鲍曼峰海拔986米,是全国最高点。
多哥境内多礁湖。莫诺河和奥蒂河是主要河流。
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年雨量800-1800mm,中部多,南北少。多哥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约27°C;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为30°C;南部(北纬6-8-8)°)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为大旱季;3月至7月中旬为大雨季,8月至9月为小旱季,9月底至11月中旬为小雨季;中部地区(北纬8-9°)4月至10月只有一个雨季;北部地区(北纬9-11°)5月至9月净利润短暂的雨季,10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
古代多哥分布着许多独立的部落和小王国。公元15世纪,葡萄牙殖民者入侵多哥沿海地区贩卖奴隶。1856年,德国势力入侵。
1884年成为德国殖民地。1920年9月,多哥的西部和东部分别被英国和法国占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和法国分别“托管”。1957年加纳独立时,英国托管的西部多哥并入加纳。1956年8月,东部多哥成为法国共同体的“自治共和国”,1960年4月27日独立,被命名为多哥共和国。
世界上最不发达的联合国之一。农业、磷酸盐和转口贸易是三大支柱产业。实施自由化经济政策,优先发展农业,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多哥工业基础薄弱,主要产业类别有采矿、农产品加工、纺织、皮革、化工、建材等。
630万(2012年),人口年增长率约为2.8%。中国有41个部落:埃维族和米纳族主要在南部,占全国人口的22%和6%;阿克波索中部,阿凯布等族占33%;北卡布列族占13%。
中国人口密度最高为每平方公里9305人(洛美),最低为47人(中心区),平均为109人。平均预期寿命为62岁。识字率约为65%(男性70%,女性34%)。
多哥的官方语言是法语。埃维语和卡布列语在民族语言中更为常见。
多哥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和多宗教国家。约70%的居民信仰拜物教,20%信仰基督教,10%信仰伊斯兰教。到目前为止,许多民族仍然保留着古老的传统。
每年7月是多哥北方的雨季,山区气候凉爽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