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麻雀都到哪里去了(为什么现在麻雀变少了)

麻雀在中国随处可见,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我相信你总能听到它们清脆的叫声。这些不怕人的鸟也被网民提名为国家鸟类。

但是你知道吗?中国最常见的麻雀大多是进口的,而不是本地的。那么,我们当地的麻雀去了哪里呢?

本土麻雀的“消失”

麻雀是中国人非常熟悉的鸟类。它们消失的原因不是飞走,而是遇到了让它们数量急剧下降的事情,这不得不提到20世纪50年代的“除四害”运动。

现在很多年轻人只知道蟑螂、蚊子、苍蝇、老鼠是四害,不知道“麻雀”也是过去四害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俗话说,“人以食为天”,以谷物为食的麻雀,相当于和老百姓抢食。

为了解决粮食、温饱问题,20世纪50年代,中国掀起了一场除四害运动。这四种危害是指麻雀、蚊子、苍蝇和老鼠。

诗人郭沫若写的《诅咒麻雀》描述了麻雀吃粮的“恶行”。1957年发布的《农业十七条》第十三条突然指出,四害将在7年内基本消除。

蚊子、苍蝇和老鼠不仅干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还传播疾病。当然,人们也想消灭它们,但它们不可避免地会碰壁。

前两种不容易找到和杀死,老鼠繁殖能力强,有时老鼠的速度不如它们的速度快。这样,麻雀就成为了“四害”运动的最大受害者。

除了麻雀,人们的热情有多高?1958年4月,其中3天消灭了3000多只麻雀。

麻雀翅膀短,飞不高,飞不久,容易饿,怕噪音,远离鲜艳的颜色,老百姓总结出一套战术。

人们组成了一支镇压雀的军队,在街道、院子和院子外点燃鞭炮,到处喊叫,挥舞着彩旗,强迫麻雀飞翔。

麻雀飞累了,就会被抓住。与此同时,一些空地也会放上有毒的食物,疲惫的麻雀一旦吃了,就会死。

中午和晚上,消灭雀的队员并没有闲着,而是挖窝搜索,把麻雀的鸟蛋清理干净。

消灭雀的行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北京的突击行动中,消灭了8300多只麻雀。据不完全统计,1958年全国杀死了2.1亿多只麻雀。

镇压雀行动的胜利让人们松了一口气,但“副作用”也随之而来。1959年,上海等大城市的树木遭遇了严重的昆虫灾害。

为麻雀“正名”

城市昆虫灾害的出现真的与麻雀的急剧下降有关吗?事实上,早在《农业十七条》颁布的那一年,一些科学家就站出来为麻雀发出声音。

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洗和郑作新。朱院士引用了大量信息,如果客观判断利弊,麻雀在某些季节确实是有害的,但在更多的时间内是有益的。总的来说,利大于弊。

郑院士是一名鸟类学家。他指出,当时中国对麻雀的研究很少。虽然这种鸟在收获季节吃谷物,但它会在育雏期间消灭大量害虫。它应该消灭麻雀,而不是麻雀本身。

从1959年底到次年初,科学家们继续为麻雀伸出委屈,甚至为此举办了两次研讨会。最后,1960年3月,中央政府明确提出“不要再打麻雀”,麻雀从此被排除在“四害”之外。

然而,由于麻雀数量减少,一些地区的生态不平衡,国家不得不从苏联进口西伯利亚树麻雀。

引进的麻雀比中国当地的“家麻雀”大一点,但它们适应得很好,很快就控制了昆虫灾害,并在其所在地繁殖。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多数麻雀都是它们的后代。

了解麻雀

麻雀属于雀科,包括27种鸟类,所有种类在大小和颜色上都没有太大区别。它们的颜色通常是棕色和黑色的斑点,这也是“麻雀”的起源。

中国有五种麻雀,如家麻雀、树麻雀等。家麻雀雄鸟的前额、头顶、后颈为灰色,后颈有时与栗色混合,雌鸟头无灰色,上半部有蓝色条纹;

而树麻雀的雄鸟从额头到后颈都是棕色的,有黑色的条纹,雌鸟看起来像雄鸟,但颜色会更浅或更暗。

麻雀非常喜欢群居,尤其是在秋天,它们可以形成数百甚至数千只鸟,这被称为“雀泛”。他们大多在人类居住的地方活动。虽然他们并不警惕,但他们并不害怕人。

如果你得到了人类的帮助,这些小生物会写下来,并且会长期接近救援者。

麻雀是杂食性鸟类,夏秋两季吃禾本科植物种子,育雏期吃对植物有害的昆虫。除冬季外,它们基本处于繁殖期,每次产卵约4-6个,每年至少繁殖2窝。

孵化14天左右,雏鸟破壳,接下来将近一个月,小家伙们就可以离开巢穴了。

麻雀起源于欧洲、亚洲和非洲,现在分布在世界各地(南北极除外),但它们的生存并不十分乐观,而是成为濒危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