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是唐代最著名的草书书法家之一,被誉为“草圣”,代表作有《古诗四帖》等。
张旭的《古诗四帖》
传说张旭喜欢喝酒,经常喝醉,经常大喊大叫,然后写得很快,甚至用头用墨水写字。醒来后,他不相信这么好的书法是他喝醉后写的。所以人们称他为“张英”。什么是疯狂的草?在草的基础上更加自由和傲慢。如果你没有深厚的草书技能,只是依靠酒的力量,喝醉如泥,混乱,疯狂的写作,当然不能写好作品。
唐代那么多书法家,为什么会有张旭和怀素?张旭比怀素大,怀素受张旭影响很大。他们在唐代同名,被称为“张颠素狂”。探索张旭的狂草创作,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师古、诗情画意、悟透、酒劲。
一、师古。可以肯定的说,张旭有很扎实的草书基本功,他写草的方式很正统。宋代米霏误解了张旭,他在《论草书》中这样评价张旭“张颠俗子,变乱古法,震惊凡夫,自有识者”。张旭草书被认为是乱写,不入晋格。这种评价是错误的。张旭不仅进入晋朝,而且进入汉朝。这个问题可以从张旭的《晚复帖》和《二月八日帖》中解释。特别是《晚复帖》完全是二王和《冠军帖》的笔法。王羲之和王献之的草书对他们影响很大,张旭痴迷于汉末张芝的草书。难怪世人对《冠军帖》有疑问,有人说张旭作伪,笔法和节奏真的有点相似。
张旭的《晚复帖》
张旭的《晚复帖》
张旭的《晚复帖》
第二,诗歌。虽然张旭以草书著称,但他与李白的诗歌、裴邈剑舞,被称为三大奇迹。同时,他也是一位诗人,诗歌独树一帜,以七大奇迹著称。他和李白、贺知章等人一起喝了八仙之一。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一起被称为吴中四士。肚子里有诗有书,诗人的浪漫情怀也在书法上展现和奔放。
三、悟透。学习书法需要理解,但真正能理解的并不多。张旭的创作不仅是从碑帖和笔墨中悟出来的,也是从笔墨之外悟出来的,这是高人一等的。据说张旭看到了“公主与担夫争道”,明白了笔法。李肇的《唐国史补》说:“徐言:始吾见公主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得其神。至于张旭意识到了什么?如何应用到狂草中,给后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公主出行时坐轿子,八抬大轿至少有八个轿夫,狭路遇到担夫该怎么办?在草书上借用,应该是大小、主次、礼让、稳定、流畅的问题。看到公孙阿姨的舞剑得到了什么启发?剑拔弩张是剑拔弩张?龙飞凤舞是龙飞凤舞吗?是自由收放吗?是自由收放吗?是自由收放吗?漂若仙子?张有驰有张有驰有张有驰吗?艺高胆大是艺高胆大吗?是花拳绣腿吗?只有张旭悟透了,普通人望尘莫及。在《肚痛帖》中似乎有一招一式舞剑的要领!
张旭的《肚痛帖》
④、酒劲。张旭嗜酒如命,狂草多为醉后创作,给人的印象是不喝酒就写不出好作品。事实上,饮酒是个人的爱好和习惯,与书法技巧没有直接关系。中国的酒文化历史悠久,但每个人喝醉的状态都不一样。喝醉了,有的昏昏欲睡,有的兴奋,有的疯狂闹事,有的借酒消愁。张旭应该属于那种兴奋,醉酒可以肆无忌惮,头重脚轻,飘飘如仙,醉天干坤大,写作如神,于是,奇妙的大作诞生了!也许张旭断碑狂草《千字文》就是酒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