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悬浮列车为什么比高铁快(磁悬浮原理简单图解讲解)

近日,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发布了《2020-2035年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公众版,对未来15年的国土空间安排进行了解读和展示。根据规划,京港澳高速磁悬浮和沪(深)广高速磁悬浮通道将在全省空间内预留。值得一提的是,广东首次提出在沪(深)广高速磁悬浮通道预留建设。深圳至上海约1500公里,如时速为每小时600公里,约2.5小时即可与深沪交流。从深圳到北京大约2200公里,如果乘坐京港澳高速磁悬浮,大约需要3.6个小时才能到达北京,比高铁节省了一半以上的时间。

作为两个磁悬浮列车的核心城市:预计广、深磁悬浮将提前开工。

今天,我们来谈谈磁悬浮列车的悬浮原理。它是如何实现悬浮的?

上海磁悬浮示范运营线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运营的磁悬浮列车示范线,西起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龙阳路站,东至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站。主线全长约30公里,双线上下折返。最高运行速度为每小时430公里,单线运行时间约8分钟。

谁发明了磁浮列车?

1922年,德国人赫尔曼·肯佩尔(Hermann Kemper) 提出了电磁浮原理,并于1934年获得了世界上第一项磁浮技术专利。

肯佩尔先生用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本质是将旋转同步电机摊开铺平,将电机中的转子安装在车厢下,将电机中的定子和线圈铺设在整个轨道上。通电后,机车和轨道形成一个完整的直线电机。列车不依靠车轮悬挂在轨道上,容易运行。

磁浮列车有不同的类型吗?

磁浮列车按导体分为常导列车磁浮列车和超导磁浮列车;按运行速度划分,可分为高速磁浮列车和低速磁浮列车;按悬浮机理划分,可分为电磁悬浮列车和电动悬浮列车

磁浮上海示范运营线列车属于高速常导电磁悬浮列车。

磁浮技术和普通轮轨技术有什么区别?

首先,磁浮列车的牵引和导向原理实现了“无接触”运行,消除了传统轮轨之间的机械摩擦、振动和噪声。其次,磁浮列车运行采用主动控制模式,通过实时反馈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及时调整列车运行状态,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舒适,轮轨列车运行采用被动控制模式。

简单的理解是,传统的轮轨如下↓↓

磁悬浮就是下面这样。↓↓

常导高速电磁悬浮列车是什么?

磁浮上海示范运营线列车常导高速电磁悬浮列车,它是一种新型的无接触高速轨道交通系统,利用长定子直线同步电机产生的电磁悬浮力、导向力和驱动力,实现列车的支撑、导向、牵引和制动。

上海磁浮列车的运行原理是什么?

1)如何悬浮?

上海磁浮列车上的悬浮电磁铁、导向电磁铁和轨道上的定子线圈通电后,将列车向上吸起,并在轨道上“悬浮”,并随时控制,以保持稳定的悬浮间隙和导向间隙,实现列车沿轨道的无接触运行。

整列火车漂浮,悬挂在轨道上10毫米,不仅减少了磨损,而且使列车非常快,没有摩擦。

2)如何驱动?

由于其同步长定子线性发动机,磁浮列车可以飞行。轨道梁长定子线圈是一个电机定子片,配有三相行波线圈,列车弯曲部分内部的牵引电磁铁相当于电机的转子。当输入三相电流时,会在定子片和牵引电磁铁之间产生移动磁场,推动列车前进。列车可以根据三相电流的频率实现无级变速。制动时,只需改变移动工频磁场的施力方向,使电机成为发电机,列车就可以在没有任何摩擦的情况下制动。

3)磁浮列车是如何供电的?

磁浮列车的电能是通过地面向轨道梁长定子线圈供电获得的。在地面变电站,通过降压变压器将110kV高压电降至20kV,通过整流变压器整流到直流电,然后从逆变器转换为0~300Hz交流电,然后通过电缆和开关站提供轨道梁长定子线圈。安装在轨道梁上的长定子线性发动机是分段的。只有列车所在部分供电。一旦列车越过该部分的边界,它将自动停止供电。同时,下一段自动供电。每段距离一般为1200米,呼啸而过的列车只有几十秒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