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砚是哪四个(四大名砚及产地和名品介绍)

砚台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它不仅被列为文房四宝之一,而且因其坚固的性质和不朽的传承而不朽。它被历代文人视为收藏品的选择。砚台材料丰富多样。除端石、涉石、桃河石、澄泥石、红丝石、重石、菊花石外,还有十几种玉石、玉杂石、瓦石、漆沙、铁石、瓷石等。

自唐代以来,广东肇庆端砚、安徽涉县涉砚、甘肃桃砚、山西澄泥砚被称为“四大名砚”。

1、端砚

端砚产于唐初端州(今广东肇庆)。在古代,它已经非常珍贵了。由于几个著名的坑砚材料枯竭,砚台资源越来越少,越来越珍贵。

文房四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砚台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在中国生产的四大名砚中,尤其是广东省端砚最为著名。端砚以其坚实、润滑、细腻、细腻的石头而闻名。端砚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墨细腻,书写流畅。字迹颜色经久不变,端砚若佳,无论是炎热还是严冬,用手按压砚心,砚心湛蓝深绿,水气久久不干,古人有”呵呵研墨”之说。宋代著名诗人张九成曾赋予诗歌赞:”端溪古砚天下奇,紫花半夜吐虹霓。”

2、歙砚

如果端砚是四大著名砚台中的第一位,那么第二位就是涉砚。涉砚受到历代文人的称赞。南唐后主李煜说“涉砚甲天下”,苏东坡评论说“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合理,金声玉德。”

涉石的产地以婺源与涉县交界处的龙尾山下溪流为主,因此涉砚又称龙尾砚,而龙尾山则是涉砚珍品的大部分石材产地。

涉砚的生产材料称为涉石,通常需要5-10亿年的地质变化才能形成。涉砚的图案结构非常突出,分为鱼子纹、罗纹、金晕纹、眉纹、刷丝纹等。由于其矿物粒度细,颗粒石英分布均匀,具有发墨、滑不拒笔、涩不滞笔的效果,受到历代书法家的好评。

3、洮砚

端砚和涉砚都是南方生产的,但不仅仅是南方生产的石头适合做砚台。北方的桃砚产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有1300多年的历史。

宋代大作家苏轼、黄庭坚称赞:“洗之磨,发金铁,琢而红,坚密泽”、当代书法大师赵朴初写道:“听说岷石鸭头绿,可磨桂溪龙文刀。不要以为文官不用武,要让秋兔饱霜。”“风涟漪分桃州绿,坚如青铜润如玉”。

桃砚以其绿色、优雅、珍贵、坚实、细腻、晶莹剔透的水滴、快速发墨而不损毫、长期储墨而不干燥的特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它一直是宫廷优雅房间的瑰宝,是文人墨客的瑰宝,是亲友的礼物,是古董库存中的奇葩。历代文人、学者、书画家对桃砚的诗歌赞不绝口。

4、澄泥砚

四大名砚中的端砚、涉砚、桃砚都是石头做的,而澄泥砚则是以沉淀千年的黄河泥为原料,经特殊炉火烧制而成。

澄泥砚坚韧耐磨。它看起来像碧玉,抚摸着孩子的肌肉,储存着墨水。墨水不腐烂,严寒不冰,不伤笔,不损毫。受到历代皇帝和文人的高度赞扬。唐宋都是贡品。武则天、苏东坡、米冢和朱元璋都有一些钟表,这些都是文章所记载的。乾隆皇帝称赞:抚如石,生津。其功效可与石砚媲美,是砚中独一无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