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认为,人们口中的“两广”是广东和广西的合称,但事实并非如此。“两广”的起源实际上是宋代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的合称。
那么,“两广”中的“广”有什么意义呢?比如山东、山西的“山”代表太行山,湖南、湖北的“湖”代表洞庭湖。“两广”中的“广”也指地名吗?
根据研究,这里的“广”是关于汉代的广信。
汉武帝平定南越后,曾在这里设立交州。因为在设立行政区划时,汉武帝说“粤地初开,宜广布恩信”,为了传达上级精神,当地官员将交州的中心命名为“广信”。
宋代,朝廷以广信为中心,将广信南部西侧划为广南西路,广信南部东侧划为广南东路。为了方便,这两个地方被称为“广东”和“广西”。
从地图上看,宋代地图还是比较规则的,行政划分也比较合理。打开中国地图,两广地区的地图也很规则。
然而,在明清时期,两广地区的行政区划相对奇怪。
看看明朝广东布政使司的地图,包括今天的海南。众所周知,海南建于20世纪80年代,在此之前,海南一直属于广东。但即便如此,明朝的广东地图还是有点突兀。
让我们来看看清朝的广东地图。广东西侧突出了一个廉州政府,与现代地图有很大的不同。民国时期,广东地图变化不大。然而,广东西部地区似乎已经延伸到广西,所以现代人会感到不舒服。
事实上,这一切都是明朝的“锅”。元朝时期,广东和广东没有独立的行政区划。当时,广东隶属于江西省,广西隶属于湖广行省。元朝晚期,朝廷设立了广西省。明朝以后,广东被划分为江西省。从那时起,广东和广东开始独立。明初行政区划完成后,广东和广东的地图与我们现在从地图上看到的地图相似。
然而,明初,西南地区的社会保障动荡,少数民族经常发动变化。为了镇压少数民族,朱元璋做出了不可思议的安排。皇帝将李族聚落、琼州府和广西两大门户廉州钦州分配给广东。因此,明朝的广东和广东地区将变得奇怪。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一行政区划才得以继承和改变。
因此,在明初甚至解放前的这段时间里,广西的行政区划不是沿海地区,持续了近600年。对广西人民来说,这一规划无疑是相当不公平的。由于整个省没有海口,大部分地区位于偏远山区,广西无法借助贸易发展经济,受到很大限制。
自中华民国以来,负责广西管理的官员开始要求中央政府重新规划广西,但中华民国时期的政治动荡没有时间忽视广西人民的请愿。直到解放后,广西人民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照顾。中央政府重新划分了广东和广西的地区。自1951年以来,钦州和廉州一直被划分为广西,直到1955年底。
在此期间,怀集也从广西并入广东。然而,由于一些政治安排,钦州和廉州在1955年至1965年再次被划入广东。1965年后,两地回到了广西的怀抱。从那时起,广西终于不再是内陆省份,广西人民可以享受临海的便利。从那时起,广西和广东的行政区划就像我们在现代看到的那样。
事实上,这项政策充分照顾了广西。对广东来说,最重要的沿海港口是北部湾地区。对广东来说,更多的临海城市实际上并不重要。然而,广西人很难“走出去”。对广西人来说,这些沿海城市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将一些沿海城市的划分纳入广西是一项相当合理的行政安排。
从那时起,广西终于停止了封闭,“恢复”了明太祖朱元璋划出的土地。当然,广西的历史地图比我们现阶段在地图上看到的广西更广阔。当时,雷州半岛也属于广西。我不得不说,新中国的到来确实解决了封建时代遗留下来的许多缺点。在中央政府解决了广东和广西的行政区划问题后,广西人民终于“走出去”了。
参考资料:
【“两广”历史革缘、《宋史》、淮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