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和《封神演义》可以说是我们最熟悉的两部古典神魔小说。
在很多印象中,《西游记》和《封神演义》是分不开的。此外,随着网络小说的普及,很多朋友默认《封神演义》是《西游记》的前传。
毕竟《封神演义》讲的是商周时期,《西游记》主要讲的是唐朝。
虽然孙悟空被镇压了500年,但商周时期也发生了他大闹天空和以前的事情。
但这并不重要,不管怎样,重要的是读者是怎么想的,脑子长在自己的头上,谁还能管你怎么想呢?
当然,也有一些朋友仍然有探索精神。他们对《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也充满了好奇心。其中一个是对这两部小说中人物的好奇心。
哪吒和杨戬都在《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中(其实《西游记》只有二郎神,《封神演义》只有杨戬,两者并不完全相同,但这并不重要。读者认为他们只是一个人。)但是为什么《封神演义》里没有孙悟空,《西游记》里没有雷震子呢?
让我们脱离这两本书的故事观,谈谈历史和神话故事,谈谈这个原因。
首先要知道的是,《西游记》和《封神演义》这两本书的主题不是明朝吴承恩和徐仲琳创作的。他们以前有诗歌、戏剧和其他形式的主题。他们只是处理和重新创作它们,使它们更受欢迎,更容易传播。
众所周知,《西游记》的主题是玄奘大师西行的故事。唐代有文学作品《大唐西域记》,宋代有《大唐三藏取经诗》。元代有杂剧《西游记平话》。当时有唐僧及其徒弟的故事。
《封神演义》的背景是武王伐周的历史故事,早已在民间流传。宋元时期,历史书《武王伐周平话》流传。在此基础上,许仲琳的虚构和幻想被写下了《封神演义》。
因此,这两部小说中的神话人物部分是基于中国传统神话,如哪吒和杨戬。
哪吒最近在东晋有他的神话和传说。唐代,哪吒也是佛教军神,被称为那吒。后来,他成为了道教的守护神和守法神,并被称为三坛海会神。哪吒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神仙人物。除了《西游记》和《封神演义》,还有《南游记》、他的形象也出现在古典神话故事中,如《三教搜神大全》。
二郎神的神话最早出现在唐代。它是民间信仰和道教的神只人物。它被称为二郎显圣真君。二郎神在民间不一定姓杨,也不一定姓李、赵、石。他没有三只眼睛。这是由清朝的舞台团队加入的。还有一本关于二郎神的神话故事的《二郎宝卷》。
因此,《西游记》和《封神演义》都引用了这个传统神话人物。然而,也有一些人物是以“西游记”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和以“封神”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创作的。
比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这个角色最早定型的应该是《大唐三藏取经诗》。“花果山紫云洞8.4万铜头铁猕猴王”的猴行者化身白衣秀士保玄奘取经。在杨景贤的《西游记》中,他有了“通天大圣孙行者”,最终在《西游记》中实现了齐天大圣孙悟空。
因此,孙悟空的角色可以说是“西游记”主题中一脉相承的经典角色。以“封神”为主题的作品没有引用这个角色(当然,有人说梅山六怪中的白猿袁红是孙悟空的前身。我不必这么说。你认为是的,你不必征求我的意见。)
然后是《封神演义》中的“雷震子”。这个角色最早并没有出现在《封神演义》中。这样的角色出现在他的前身《武王伐纣平话》中,描述得更可怕。西伯侯姬昌从西岐赶到朝歌,突然看到一座古墓。一具女尸裂开,露出来。雷声把女人的肚子打碎,露出一个婴儿。他就是雷震。
雷震子这个角色再也没有出现在其他文学作品中,可以说是“神”主题作品中的原创人物,“西游记”主题作品也没有喝他。(有些人说《西游记》中的勾陈大帝是雷震子,这是来自现代网络小说《佛是道》,但你必须这么认为,你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