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献刀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情节。为了摆脱伤害国家和人民的董卓,王云和曹操设定了刺杀董的计划。曹操从王云那里借了一把七星刀来刺杀董卓。出乎意料的是,它被发现是因为镜子的反射。由于董卓的力量和吕布的到来,曹操随机适应,以献刀的名义愚弄了过去。然后,他匆匆逃出董相府,所以他救了自己的命。
当然,这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的虚构情节。在《三国志》等正史中,曹操没有暗杀董卓的记载。那么,问题来了。历史上谁暗杀了董卓?
一、伍孚
伍孚(?-191年左右),东汉末年,他骑得越来越多,字德瑜。汝南吴芳(今河南遂平)人。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伍孚很少为县门出书。后来,伍孚被将军何进辟为东曹属,然后迁侍中、河南尹、岳骑校尉。因此,在董卓进入都城洛阳之前,伍孚已经成为朝廷大臣。
公元191年,董卓废立皇帝,引起关东诸侯的讨伐。在这种情况下,吴孚穿着朝服,戴着刀看着董卓。他想刺伤他,但失败了,最终伤害了董卓。
值得注意的是,吴孚也是袁绍的好朋友。据《三国志·袁绍传》记载,袁绍“是个好游侠,和张孟卓、何伯求、吴子卿、许子远、伍德瑜都是奔跑的朋友。”伍德瑜就是吴孚。
二、郑泰
郑泰(151年~191年),信阳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人。郑泰很少有才华,也很容易成为英雄。他出身孝廉,拒绝参加公交征集。汉灵帝末年,将军何进辅政,将郑泰征召为尚书侍郎,迁侍御史。没有必要给出建议,放弃官员。
董卓篡夺朝廷权力后,郑泰被崇拜为议郎。虽然被董卓任命,但郑泰与何青、荀攸一起谋杀董卓,逃回袁术,担任扬州刺史。初平二年(191年),郑泰途中41岁。
三、何颙
何勇(?-190年),字伯求,南阳县襄乡县(今湖北省枣阳市) 人。作为东汉末年的名人,何青被宦官诬陷逃往汝南县。后来,何青回到洛阳,担任国家历史。初平第一年,何青参与了董卓的谋杀失败,最终死于愤怒。
四、种辑
种辑(?~200年),东汉末年的人物,历任侍中、长水校尉(一作越骑校尉)。董卓篡夺朝廷权力后,任命种族编辑为侍中。当然,种族编辑计划和荀攸、郑泰一起暗杀董卓。
董卓死后,种子编辑成为董卓老部杨定、董成等人的亲信,并一起诬陷段煨。曹操掌权后,任命种子编辑为长水船长(越骑船船长)。建安四年来,种子编辑、骑马将军董成、偏将军王子服、议郎吴硕谋杀曹操。建安五年(200年)第一个月,种子编辑被曹操杀害,夷为三族。
五、荀攸
荀攸(157年-214年),字公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子的侄子,东汉末年的谋士。
荀攸在掌权期间担任黄门侍郎。董卓进入都城后,荀攸因秘密谋杀董卓而入狱,然后弃官回家。曹操迎天子进入许都后,荀攸成为曹操的军师。 荀攸在曹操征伐吕布时劝阻曹操退兵,并提出淹没邳城、活捉吕布的奇计。
在官渡之战中,严良和文丑被斩首,奇兵派徐晃烧袁绍粮草。他还建议曹操采取徐攸的计划攻击乌巢,并建议曹洪接受张合和高观,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建安八年(203年),刘彪很强壮。荀攸利用袁绍诸子的不和,主张先攻击河北。他被曹操任命为陵树亭。建安十九年(214年),荀攸在曹操攻打吴的路上去世。他被称为尊侯。
六、吕布
吕布因骁武在并州工作,并州刺史丁在河内驻扎,任命吕布为主要书籍。杀死丁原后,他成为董卓的正义儿子,并被授予中郎将军。然而,董卓迁都长安后,吕布受到董卓的怀疑。于是,公元192年,吕布在司徒王的唆使下,杀死了董卓,迁就了将军,仪同三司,进入了温侯。
当然,在成功暗杀董卓后,吕布无法控制董卓的下属,立即被董卓的老部队击败,逃离了长安。先投袁术,被袁术拒绝。转投袁绍,被袁绍怀疑。所以他去依附张杨。兴平第一年(194年),吕布在曹操攻打陶谦时联系陈宫,进入兖州,占领濮阳,与曹操激烈竞争两年,使曹操数战不利,但最终被曹操击败,依附徐州刘备。
公元196年,吕布利用刘备与袁术作战时袭击徐州,有时与刘备和好,有时互相攻击。在此期间,刘备与纪灵的斗争得到了解决。建安三年(198年),曹操亲自出马征服吕布,淹没了邳。吕布于12月被下属叛变,并于199年2月7日被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