鸮鹦鹉是濒危动物吗(鸮鹦鹉有什么特征)

猫头鹰鹦鹉,又称猫头鹰鹦鹉,属于科猫头鹰鹦鹉。它是新西兰特有的物种,分布在新西兰南部、斯图尔特岛等岛屿上。它们以夜行鹦鹉命名,因为它们的脸看起来像夜间活动的猫头鹰。翅膀相对较短,缺乏鸟类控制飞行肌肉的龙骨,所以它们不能飞,是世界上唯一一只不能飞的鹦鹉。历史上曾经濒临灭绝,现在种群数量已经恢复到210左右,已经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极危物种名录。

它们是体长59-64厘米、体重2-4公斤的肥大而圆形的鹦鹉。与其他鸟类不同,它们经常在体内储存大量脂肪,使它们的体重冠与众不同。羽毛有多种颜色。除了以微黄色和苔藓般的绿色为主色外,羽毛上还有黑色到深棕色的条纹。这种保护色使它们能够在天然植被下隐藏自己。不同个体的色调和斑驳图案差异很大。羽毛非常柔软,因为它们不需要处理飞行所需的强度和刚度。

表面有一个独特的面盘羽毛排列,鸟喙被敏感的羽须包围,用来感受地面情况,在低头前进时引导前进。喙比较大,除上部为蓝灰色外,其余以乳白色为主。腿又大又粗,又鳞,像其他鹦鹉一样对着脚(两个脚趾向前,两个脚趾向后)。它们的爪子比其他鹦鹉大,便于在树枝间攀爬。它们的短翅膀不足以使它们飞行,只能作为一般的平衡,或在树上跳下时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撑。

喜欢独居,有完善的嗅觉系统,在觅食时可以通过气味来区分食物。以原生植物、种子、果实和花粉为食。它会散发出一种强烈而独特的香气,类似于麝香、果香或蜂蜜。和其他鹦鹉一样,猫头鹰鹦鹉也能发出各种各样的叫声,尤其是求偶时。他们从不害怕陌生人。当他们遇到恐惧时,他们通常一动不动。他们用自己的拟态羽毛藏在绿草中,有时会及时爬到树上。

在所有鹦鹉中,猫头鹰鹦鹉是唯一一种实行一夫多妻制和求偶场交配制度的鹦鹉。在求偶季节,雄鸟聚集在一个像竞技场一样的地方,通过表演独特的舞蹈和歌唱来吸引异性。雄鸟要在这里通过竞争获得交配权,交配完成后雌雄关系就结束了。交配后,雌鸟将离开并回到家中,等待产卵和繁殖鸟类;雄鸟继续留在求偶场,发出呜呜声,以吸引其他异性。换句话说,雌雄之间不会形成伴侣,他们相遇只是为了传宗接代。

在地上植物的掩护下,或在树洞般的洞穴中筑巢,每窝产卵1-4个。一般30天后孵出,雏鸟全身都是灰色绒毛,雌鸟会单独喂养6个月左右。猫头鹰鹦鹉是一种繁殖率很低的鸟类,不会每年繁殖,只有在有大量食物供应的年份,比如今年的树木会产生特别多的水果。其中,新西兰芮木树的种子数量是诱发其繁殖的重要因素。它们的基础代谢缓慢,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之一,寿命可长达5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