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公主封号等级:固伦公主、和硕公主、郡主、县主、县君、乡君。公主是中国古代皇女、王女、宗女的称号,简称为主,与公主对应的男性称号为王。起源,《公羊传》说“天子嫁给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故称公主。"西周春秋爵说,可以大致分为王、公、侯、伯、子、男六级。公主不等于皇女,反之,宗室女会被授予公主身份。嫁给公主称“尚公主”,嫁给公主称“将妃”。
词语用法
皇帝、诸侯之女的称号。战国时期,周称王姬为公主。天子嫁女子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主之,故称公主。在中国,最早的周朝是周天子的女儿王姬。春秋战国时期,公主的名字开始了。《史记·吕后本纪》裴若集解引如春说:“《公羊传》说:“天子嫁给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故称公主。当时各诸侯国的诸侯都叫公,周天子把女儿嫁给诸侯时,自己不主持婚礼,而是叫同姓的诸侯主婚。
“主”是“主婚”的意思,所以天子的女儿因为是诸侯主婚而被称为“公主”。诸侯的女儿也被称为“公主”,也被称为“郡主”。《史记·吴起列传》说“公叔为相,尚魏公主。意思是叔叔成了国相,娶了魏国诸侯的女儿。《史记·六国所表三》《(秦)初以君主妻河》。这里的君主是公主。妻河就是嫁给河伯为妻。古书也常简称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