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中国诗歌至今不可逾越的巅峰时期,唐代四杰王波、杨炯、卢照邻、罗宾王开始诗歌。他们都是年轻人才,才华横溢。杨炯文思就像悬河注水,滔滔不绝,取之不尽。但他才华横溢,商情低下,一生仕途不达。有人说他是酷官,也有人说他是好官。
0 1 为人张狂,意气用事伤害官员
杨炯神童,7岁能写文赋诗,10岁能中童子科,吃皇粮。我在弘文馆呆了16年,直到26岁,科举考试和第一名被补充为秘书省学校的书郎。工作悠闲,下班后和朋友一起吃饭,喝酒写诗。我不能羡慕这样的生活。好日子久了会烦人,杨炯开始不安。
杨炯年轻成名,主宰文坛。他感觉很好,受到了世界的过度赞扬。他不禁有点鼻孔朝天。他不注意各种各样的人。他说话尖刻,不给人面子,尤其是一些官员。因此,他做了一件过分的事情,那就是把那些穿着官服、风景体面的大臣们称为“麒麟最后”。
其他人不知道“麒麟最后一个”是什么,所以他们问杨炯是什么意思。他解释说,你见过麒麟在舞台上打扮吗?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麒麟在舞台上表演,人们画了一个麒麟皮道具,裹在驴身上,假装是真正的麒麟。直到戏结束,画麒麟皮道具从驴身上剥下来,或者一头愚蠢的驴。
这些含沙射影的话,讽刺意味已经足够明显了,有些世故的人一般都是点到这一点,到这一点就完全可以了,偏偏杨炯觉得自己的话还不够,还要补一刀,说那些没有德行知识的人,穿着朱紫色的朝服,与驴身覆盖麒麟皮又有什么区别呢?
杨炯的笑话太开玩笑了。他把在朝的官员描述成一头愚蠢的驴,不仅骂满朝的文武官员小,还带皇帝。如果满朝的官员都是愚蠢的,那么选择这些官员的皇帝是什么?这让高宗感到不安,许多官员更加嫉妒。杨炯骂别人是麒麟的最后一个,没有意识到他也在发驴脾气。
尽管杨炯出尽了风头,逞了一会儿,却得罪了一大批人,他认为官运亨通从此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
0 2 拍马溜须,武后赏识升职
虽然杨炯的仕途一直很简单,官员也不大,但他仍然相对稳定。十多年的舒适时光很快就过去了,不幸的事情来了。由于他的一个兄弟反对武则天皇帝,他被降职到遥远的四川梓州参军。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逆转,美好的日子结束了。
武则天画像
任期届满后,我回到洛阳,在洛阳宫中司艺术博物馆任职。如意元年(692)7月,宫中拿出玉兰盆送佛寺。武则天来到洛南门主持赠送仪式,百官陪同观看。
杨炯趁机写了一篇散文《玉兰盆赋》,歌颂武则天的帝王风范,让武则天很开心。女王一开心,什么都容易做,就给他创造了一个实权的官职,立刻从虚职变成了实职。
武则天专门在龙丘县西部划了一个地方,包括今天衢江区东部的几个乡镇和龙游西北部的盈川。虽然面积不大,但风景很美。
杨炯成了盈川的第一任县长。虽然晋升不大,但总比原地踏步强多了,也是他一生中最难得的晋升。全世界都称杨炯为杨盈川。
0 3 对人严格,落下酷吏的名声
杨炯青少年成功,对自己的才华和知识充满信心,渴望在仕途上发展,排名靠前,用鲜血写春秋。大家都认为他才华横溢,认为他应该发展,他也相信他应该发展。然而,经过20多年的奋斗,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地方官员,这与他的期望相去甚远。
杨炯已经很久没有被重用了,他很生气,无法释怀。到达盈川后,天高皇帝远,又是一个县长,不自觉地释放了平日的怨恨。
也许是为了发泄自己对现实的不满,杨炯对手下的人要求特别苛刻,如果手下的人有过错,骂一顿是轻的,重的还要痛打一顿。
杨炯讨厌那些违法犯罪行为。每次审问犯人,他都没有太大的耐心去审理案件。他总是为犯罪嫌疑人服务,严惩,甚至给自己一个严酷的名声。
0 4 勤政爱民 ,感受人们的欢迎
杨炯不受官员欢迎,但他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好官。
杨炯到任的第三年,急需雨水的时候,偏偏赤日炎炎,溪塘干涸,杨炯动员人民挖溪建塘。修九龙塘的时候,缺钱的时候,他捐了自己写碑文的润笔费。在他的带动下,财主出钱,人民出力,九龙塘建成。后来,为了纪念他,盈川人把九龙塘改名为“杨塘”。
杨炯在衢江边设立了官渡,动员农民到河对岸的荒地种植桑蚕,并亲自到杭州联系桑蚕,请技术人员指导,帮助联系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据《衢县志》记载,695年,盈川久旱无雨,溪塘干涸,田地开裂,稻草枯萎,受害者饥饿。人们求神拜佛祈雨,久求失败。
杨炯心急如焚,但迟迟无雨,想想这样下去,会饿死遍野,白骨如山,想想这样悲惨的情景,让他心如刀绞。
杨炯等到农历七月初九,还是没看到雨。他觉得自己无能为力,非常绝望。他仰天叹了口气。“天啊,作为父母的官员,我杨炯救不了人民。他为盈川的父亲和老人感到羞愧。他活在这个世界上的面孔是什么?”
于是,他绝望地跳进衙门的枯井,以牺牲自己的身体。也许杨炯的行为感动了上帝。那天晚上,雷声轰鸣,大雨倾盆,数千万亩的丘陵和田园被雨水灌溉,干旱得到缓解。今年,五谷丰收,六畜繁荣,人民深深感受到了杨炯的恩惠。
每年农历六月初一,杨炯都要到辖区内各地巡视,无论走到哪里,粮食丰收,六畜繁荣,深受人们的喜爱。为纪念杨炯,每年农历六月初一,民间都会举行“杨炯出游”祭祀仪式,祈求丰衣足食,四季平安。这一仪式,沿袭千年,至今已被列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对杨炯的牺牲不仅是为了纪念他,也是为了世界上有清官好官,造福人民。杨炯祠堂舞台上的对联是人们愿望的真实体现:“贪官污吏不嫌疑,孝子忠臣是世界上所有人的爱。”
“杨炯出游”祭祀仪式在民间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