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字碑是为谁而立的碑,无字碑是哪位皇帝的功德碑

无字碑是武则天的功德碑。无字碑是用一块完整的巨石雕刻而成,给人一种庄严、厚重、完美的美感。碑没有碑名。碑首上雕刻着八条龙,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一排排的,裸露的肌肉和骨骼,充满活力和活力。无字碑是以原碑没有刻一个字命名的。据乾隆清代雍州金石记载,”碑侧刻有龙凤形, 面极阴俱无字“。

据史料记载,唐高宗死后,乾陵的选址、设计和建设是在武则天的直接指导下进行的,因为乾陵地面上的主要大型石雕——当时很可能会竖起一大块无字碑。从无字碑与圣纪碑的对应关系来看,这两块碑很可能是同时竖起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无字碑无疑是武则天立的。

武则天为什么不在他的墓碑上刻一个字?众说纷纭,莫一是。纵观这些说法,主要有“夸功功德”、“罪孽深重”、“自知“罪孽深重”三种说法。真的。真的。真的

按照“夸功功德”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的“千载独步,只有我一个人”的女皇帝。她认为自己的成就是放在全世界,无法用语言描述。她只能以“无字碑”自吹自擂,把“无字碑”当成“功德碑”。许多学者不同意这一说法。

她明白唐宗室和一些大臣对他的权力不满,称帝,怀疑任何时候都会有人阴谋暗算她,所以她提倡秘密和重用酷官。结果,当时朝中“盛行依阿”,一些官员逆来顺受。有个宰相叫娄师德,弟弟被任命为代州刺史时,他警告弟弟:为了保证自己的荣宠财富,逆来顺受。即使有人“往脸上吐口水”,他也要“一笑置之”(资治通鉴卷。还有一位叫苏提斯的宰相,多年来一直在那里“依阿取容”,不敢得罪人。工作模棱两可,所以叫做“苏模棱”(同上,第206卷)。对此,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指出:“宰相们回避政治斗争的态度表明,武则天时期可怕的政治氛围笼罩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一定有潜在的敌对势力。”然而,武则天从未见过这场危机。

那种认为“武则天知道他犯了很多罪,刻了碑文,被世人辱骂。最好不要写”。还是那句“周朝建立后,武则天感到内疚和不安,更害怕世人骂他篡位,于是留下无字碑赎罪”。这种历史假设真的没有必要,也不符合历史事实。

也许武则天竖立这座碑的初衷也是为了赞美自己。高巨石7.53米,宽2.1米,厚1.649米,重100吨。高大雄浑,雄伟壮观。另外,碑上的图饰更是表达了一种伟大的成就。碑首刻,有八条龙,左右四条龙。奇是一个古老的传说——一条没有角的龙。铭牌两侧刻有龙腾若翔的龙腾若翔“升龙图”,高4.12米,宽1.19米,龙爪锋利。矫健扭功,栩栩如生,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升龙形象。根据田亚岐的研究,武则天生前写的3000多篇碑文很可能与武则天的《垂拱集》有关、乾陵地宫埋葬了《金轮集》等珍贵编年史。后来武则天的唐中宗不愿意为她雕刻碑文,这种说法更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