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的故事出自《三国志》·吴书·故事中的主角是吕蒙。
当一个人认真地拿着书努力学习时,他经常用手不释卷这个词来形容。这个词从哪里来?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
手不释卷,汉语成语,发音为shǒu bù shì juàn,意思是书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来自《三国志》·吴书·《江表传》引用吕蒙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吴国大将吕蒙在三国时期没有文化知识,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和兵法。吕蒙总是说军队没有时间学习,孙权说:”时间,自己挤出来。从前汉光武帝在 在行军作战的紧张时刻,手里总是拿着一本书不肯放下!为什么你没有时间?”停了停, 孙权又说:”你的事情没有我多,对吧?我不想让你学习知识, 只是想让你读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吕蒙问:”但是我不知道该读什么书。”孙权听了,笑着说:”可以先读一些《孙子》、六韬等兵法书, 再读《左传》、一些历史书,如《史记》,对以后带兵打仗很有好处。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回去后开始学习,从此手不释卷,坚持不懈。最后,他成为了吴国的将军,勇敢而足智多谋,屡建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