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时间顺序,辽沈战役第一,淮海战役第二,平津战役第三。辽沈战役于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结束。淮海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平津战役于1948年12月5日至1949年1月31日结束。
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革命军进行的战略决战,持续了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师,非正规军29师,共154万余人。国民党维护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被消灭。
三大战役的胜利为全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辽沈战役始于1948年9月12日,东北野战军先后分路奔袭北宁路。10月1日,北宁路被切断,—一些主力进入锦州城下。10月10日,由华北国民党军队组成“东进兵团”从锦西向通往锦州的要关塔山发起猛攻。东北野战军提前设置在塔山的两个纵队顽强阻击,战斗了6天6夜,打败了国民党军队的几十次冲击,成功地阻止了它的东进。其“西进兵团”出动后,也被解放军三个纵队阻挡,进入彰武、新立屯—带后,不敢继续南进。东北野战军从10月9日开始对锦州发动攻击。
经过激战,15日攻克城市,全歼10多万守敌。随后,长期围困长春的国民党第六十军于10月17日起义,新编第七军也放下武器投诚。21日,长春宣布和平解放。10月26日至28日,新立屯、黑山地区东北野战军全歼廖耀湘兵团10万人。十一月二日,直下沈阳,营口。辽沈战役胜利至此结束。东北地区宣布解放。在辽沈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以6.9万人伤亡的代价歼灭了47.2万多名国民党精锐音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