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图作者是谁(元代画家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作者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的书画,画家黄公望是郑楚(别号:无用师)画的。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整个画面用墨水淡雅,山水布置得当,墨色浓淡干湿,极具变化性。它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富春山居图》的原画画在六张纸上,六张纸绑成一张700厘米左右的长卷。黄公望并不一定是根据每张纸的大小、长度和宽度来构思结构的,而是让个人的自由创作在山川之间悠闲地观看。这种浏览、移动、重叠的视角,或深远的广角,或推近特写镜头,在浏览过程中,视觉观看的方式非常自由,角度也非常不断变化。

从构思、动笔到绘制完成《富春山居图》大约需要七年时间。为了画好这幅画,他整天不遗余力地在富春江两岸奔波,观察烟云变幻的奇迹,欣赏江山钓滩的胜利,带着纸笔,随时写生。富春江边的许多山村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深入的观察、真实的体验和丰富的材料为《富春山居图》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生活基础。再加上他晚年完美的笔墨技巧,他平静地写作。

明末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非常喜欢这幅画。他甚至命令在死前焚烧和埋葬这幅画,并被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救出。然而,这幅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较长的后段称为“无用师卷”,现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前段称为“剩山图”,现收藏在浙江省博物馆。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在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黄公望是弟弟郑楚(无用师)画的,几经易手,因为“焚画殉葬”前两段。前半卷:剩山图,现收藏在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