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腊八节 腊八节的由来

腊八节,别名“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腊八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日,上古时期,冬天拜祖的日子叫“大腊”,腊月初八逐渐列入“腊日”,它祈求着大丰收、暗示着吉祥如意。“过了腊八就是年”,代表着从这一天起,大人孩子盼望着的春节热闹非凡地正式拉开序幕了。

腊八节的由来

腊八节是佛教隆重的节日之一。按佛教记述,释迦摩尼佛成道以前曾修苦行很多年,形销骨立,遂发觉苦行并不是到底解脱之道,选择放弃苦行。这时遇见一牧女呈现乳糜,吃完体力恢复,正坐菩提树下思索,于十二月八日“成道”。为了纪念这事,佛教徒在此日举办佛事,以米和果物熬粥供佛。宋代吴自牧《梦梁录》载:“此月八日,寺庙此谓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故曰腊八粥。”自打佛教传到中国,各寺庙会用香谷和果子制成粥来赠给弟子和善男信女们。腊八这一天,各寺庙举办佛事,效仿佛祖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历史典故,用香谷和果子等熬粥供佛,名叫腊八粥。传说故事喝过这类粥之后,就可以获得如来佛的庇佑,因而,腊八粥又叫“福禄粥”、“福泽粥”、和“佛粥”。“腊八”虽为佛教节日,后复各代演化,逐步形成众所周知的民俗节日。

腊八民谣歌曲

小孩,小孩你不要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日,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大公鸡;二十八,把面醒;二十九,贴倒酉;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