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江东是现在的哪里,项羽提到的江东父老,是指哪里的人呢

我还想谈谈江东的变化和原因。

从“江东”、“江左”到“江南”

在古往今来恒河沙数般的各种地名中,最奇妙的应该是“江南”。

这个地名早在先秦就出现了。但到隋朝以来,它所指的区域范围与后来大不相同。当时主要指湖南、江西等长江中游地区。

“江南”的现代意义起源于唐代。这个地方起初被称为“江东”。在霸王别姬的故事中,英武多情的楚霸王项羽被流氓皇帝刘邦打败,觉得自己“看不见江东父老”。他宁愿自杀也不愿逃回家乡。“江东”实际上是指后人的“江南”。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国传统中有左代东、右代西的习惯,这个地名也被称为“江左”,经常用于公私文件、各种作品和文学作品。

从“江东”、起源于唐代贞观十道的“江左”变成了“江南”。唐初政区实行州县二级制。由于州数过多,300多个,中央政府管理起来很麻烦——据说唐太宗苦于记住州长官的名字,不得不在屏幕上写下来。因此,他在即位之初的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将世界分为十个监察区,称为“道”。北、南各五道,江南道包括长江以南、南岭以北、西至贵州、东至海的一大片地区。由于这次划分的数量太少,南方的大部分地区都太广阔了。在风流天子唐玄宗的开元21年(公元733年),道路的数量增加到15条。江南路从西到东依次分为黔中路、江南西路、江南东道,其中江南东道包括今闽、浙江、苏南、皖南地区。

唐代的“地域歧视”

唐代人对每个地区的概念都很感兴趣。当时,人们非常强调地区差异,总是谈论南北。然而,“塞北”和“江南”往往被举出来进行比较,如“江南花柳从君咏,我独知塞北烟尘”(王智兴)等。

我们知道,“塞北”是一个漫长而广阔的地区,从辽阔的东部延伸到贺兰山和六盘山以西。它总是让人想起寒冷、沙漠、沙漠等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战争、白骨等残酷的文化环境。至于江南,它不位于南方的最南端。它被拉出来是因为它处于环境质量的另一个极端。自南朝以来,它一直是一个著名的“美丽的地方”。

这种对比给了我们一个有趣的发现,在北方,地区之间的关系大致是平行的,没有一个地区可以作为北方的代表出现。当时比较突出的地域偏见是“山东”(太行山以东)和关中的对立,两个地方的人经常互相取笑,互相斗气。历史上,唐太宗曾在宴会上谈到山东人和关中人。他的话很“相似”。一位名叫张行成的大臣立即跪下说:“臣闻天子以世界为家,不当以事物为限。唐太宗突然醒了过来。

在南方,各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不用说,岭南地区有很多瘴气。当时,中原人认为他们最多只能在那里捡到半条命。西南的巴蜀之地也被称为“蜀道难”,因为它远离西南的一个角落,给人的印象不是很好。杜甫有一首著名的诗:“支离东北风尘,漂泊西南天地”,可见一斑。

扬州算不算“江南”?

真正能让人想起南方的是“江淮”。然而,这个地名已经包含了唐末的意义,现在湖南、福建和其他地方已经没有份额了。过去,许多人认为“江淮”是指长江和淮河之间的地区,但事实并非如此。在唐朝的概念中,它是“江南”和“淮南”两个地区之和的缩写。“淮南”是长江和淮河之间的地区。

“淮南”是个好地方,当时留下了一个著名的口碑:“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不幸的是,淮南只有一个好地方,周边地区仍然不好。上面提到开元时(733年),“江南西”已经存在、“江南东”的区别,到了唐末,“江南西”已经被称为“江西”。按照这个逻辑,“江南东”应该被称为“江东”——但不,它仍然被称为“江南”。可以想象它的优势地位。

唐朝后期的“江南”有两层含义。广义上,它指的是贞观十道中的江南道。安史之乱后,道路(方镇)的数量增加到几十个,并转化为事实上的高层政区。此时,贞观十道仍然被用作提纲的区域概念。唐朝后期定期编制的一份类似于当前行政区划图集的文件,并附有详细的文字描述和统计数据,称为“十道录”或“十道图”。

但更常用的是“江南”的狭义,即唐中叶的“江南东道”,此时已分为宣涉、浙东、浙西三种观察管辖权。其中,与两浙相比,宣涉(今皖南)处于边缘,张九龄曾有过“故人宣城守,也偏江南”这句话。而浙东(今浙东,浙南)、唐人对吴和越的区别非常敏感。在当时人们心目中,吴地(太湖流域)是江南的典型例子。

唐代以下,虽然江南边缘时有伸缩,比如有时候人们把位于江北的扬州当成江南的一部分,但正宗的江南一直以苏南和浙北为中心

项羽提到的江东父亲总是指他起兵西渡长江进入中原时所在地的家乡人民!项羽当时是楚地会稽县。今天,在浙江、浙江和上海附近!

江东是地理位置的总称!江是指长江。长江从江西九江向北,通过安徽到江苏。因此,在古代,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长江以东的地方被称为江东,东为左,也被称为江左!

秦时,陈胜吴光起义后,楚地名将项羽在家乡出兵,得到积极响应。后来,他迅速扩大。达到一定实力后,他决定渡过长江进攻中原,前往秦腹地。因此,他声称自己带了8000名士兵(也应该指),基本上都是江东儿郎。因此,当他击败乌江时,他基本上被摧毁了,根据历史记载,只有几十人跟随他撤退到河边,只有亭长准备的船,因此,我们项霸王自觉无耻地独自过长江回到家乡见父老,即江东父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