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固表的黄芪,可以泡水像茶一样经常喝吗

新冠肺炎又变异了,接近新年。最近内蒙古又发生了疫情。我该怎么办?

事实上,内蒙古有一种非常正宗的药食同源植物。巧妙使用可以帮助我们增强抵抗力。这是一种非常熟悉的黄芪。

病毒的变异和扩散是不可能预防的。《黄帝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能干。”作为普通人,我们不能总是监测病毒的趋势。最实用、最有效的方法是巩固和提高我们的“战斗力”,即免疫力。补气固表的黄芪就是这样。

我们能像茶一样经常喝黄芪泡水吗?

黄芪四大产区

黄芪是蒙古黄芪和豆科黄芪的干根。最著名的产区是内蒙古、甘肃、宁夏、山西和东北。

蒙古黄芪,可以以地名命名,表明内蒙古是黄芪的优良产地。黄芪的四个产区都是风沙较大的地区。也许,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使黄芪也有很强的抗寒能力。

黄芪的主要功能是益气固表,相当于为人体筑起一堵城墙,让外界的“敌人”,包括看得见的细菌和病毒,以及看不见的风、寒、暑、湿、干、火等邪气,不易侵犯人体。

当我们不能完全消除病毒时,最好的方法是提高我们抵抗病毒的能力,加强我们身体的抵抗墙。黄芪是一种很好的“武器”。

那么,黄芪能像茶一样经常喝吗?

答案因人而异。虽然黄芪被列入药食同源名单,但黄芪具有很强的滋补作用。按照“无虚无补”的原则,体质强的人不需要刻意吃黄芪。

黄芪主要适用于气虚人群。常见表现为气短乏力、易疲劳、季节变化时经常感冒、自汗、气虚、懒惰、肥胖、长期腹泻、崩漏、肛门脱垂、器官下垂等。这些人可以经常使用一些人参和黄芪补充剂,只有坚持才能有效。

冬季阳气内收,体表防御能力相对下降,冬季适当补品也可以。黄芪、人参、枸杞、龙眼等,也是我们冬季补品的常用补品。

但补品也要适度,普通人一周补一次;秋冬经常感冒、熬夜、体力入不敷出的人,一周可以补2-3次以上。每天补品,效果可能不好,但可能太多,身体消化不了,生气,胀闷等问题。

用黄芪补充剂,不建议浸泡在水中,因为浸泡在水中很难溶解黄芪的有效成分,效果大大降低。用于营养的材料,一般需要煮很长时间,效果很好。黄芪用水煎15-30分钟。

此外,黄芪是一种豆科植物,有明显的豆腥味,用水冲泡,豆腥味相对较强,经过长时间的油炸,豆腥味变得柔和,有一点药味,更有利于入口。

如何吃黄芪更健康?

黄芪的用法很多,合理搭配比单独使用好。

例如,中医大师朱良春非常擅长使用黄芪。他每天用浸泡在黄芪中的水煮杂粮豆粥。他仍然可以在90多岁的时候去看医生。黄芪粥是他精力充沛的“秘密武器”。

内蒙古是中草药的宝库。除了精品黄芪,内蒙古的甘草也很精良,甘草和黄芪是很好的搭配。

如果说黄芪益气固表是为了增强外围的抵抗力;那么健脾益气的甘草就是提高内部战斗力的“武器”。只有内外兼修,才能展现出更强的实力。

例如,著名的黄芪六一汤是黄芪和甘草六一汤:1.比例搭配使用。

还有参芪益气汤:党参、黄芪、茯苓、白术、烤甘草。单纯气虚或脾虚的人可以这样搭配。

如果气虚血虚,就要考虑气血一起补充。补气四君子:党参、白术、茯苓、烤甘草;补血四物:当归、熟地、白芍、川芎;此外,黄芪和肉桂是著名的“完美补汤”。

这些汤可以煮成茶或汤,加入排骨、瘦肉、鸡肉、山药、玉米、胡萝卜等配料一起煮汤,味道更美。

谁不适合吃黄芪?

阴虚火旺或阳气过盛的人不宜使用。

湿热体质不合适。

不适合感冒发烧。

不建议女性在月经期间食用。

结语

黄芪作为药食同源的中药,应遵循中医理论。中医注重阴阳气血平衡。

黄芪的主要作用是补气固表。表面缺乏和气虚的人适合在冬季使用黄芪或阳气相对较弱的人。无虚人不宜随意补药。湿热、阳亢、阴虚等人,感冒发烧时应避免。

黄芪是蒙古黄芪或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黄芪药用历史悠久,被称为“补充剂”,是历代最常用的中药之一。

黄芪微温,味甘,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益健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的功效。可用于以下疾病:

1、脾肺气虚,咳喘气短;

2、气虚乏力,食少便稀,长期腹泻脱肛,便血崩漏,中气下沉;

3、卫气虚引起表虚自汗;

4、气血不足导致痈、疽、溃烂、肿胀、尿少;

气虚血滞引起的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关节瘫痛;

6、气虚津虚消渴等症状。

黄芪有两种,一种是生黄芪,另一种是烤黄芪。生黄芪补气,能排脓止痛。烤黄芪主要用于补中益气,但烤黄芪容易生气。现在它主要被生黄芪所取代。黄芪是一种补益药。它能补中益气。它的功效相对较慢。最好煎一下,经常使用才能有效。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黄芪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根据中药化学成分数据库,黄芪主要包括黄芪多糖 、黄芪皂苷、黄芪黄酮类化合物等 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在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糖尿病、抗衰老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黄芪能像茶一样经常喝水吗?

不,黄芪不适合所有人。黄芪作为一种中药,主要用于气虚患者。气虚体质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精神疲劳、气短懒言、说话无聊、出汗频繁、胃大但软弱等。

对一些气虚体质不明显的人来说,长期食用黄芪,可能会导致阳气过多,从而导致体液和阴液的流失,导致阴阳失衡。黄芪本身就是一种甘温药物。如果长期服用,即使浸泡在水中,也可能导致口干、舌燥、口腔溃疡等类似火灾的表现。

黄芪作为一种补虚药,只有在虚拟时才能补虚。如果你身体健康,没有虚拟疾病,随意补充,会导致阴阳平衡紊乱,气血不和。此外,体内积滞、阴虚阳亢等人均不适合使用。中医注重辨证分化。请医生根据你的体质用药。你应该对症下药,不要随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