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浒传》中,“花和尚”鲁智深曾和“九纹龙”史进说道“……洒家听到说,他(王进)在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处事情,俺这渭州则是小种经略相公驻守……”。
鲁智深所讲的“老种经略相公”和“小种经略相公”到底是谁?“经略相公”又是个什么官衔?
“经略”是宋朝军职“经略抚慰制置使”的英文缩写。宋朝的“经略”不单单是“执掌边境军警民大事儿”的官儿,反而是建在全国各地各界执掌兵民之政的首长。
经略安抚使做为统一管理一路军区的最高级首长,权利比县令、知府大很多。
它不仅负责人一路数州的兵民之政,又无权过问本路的财赋、刑狱、漕运、仓储物流、学事等事。仅有管兵没有出兵的权利,还需要受别的官员的监督和限制,类似唐朝观察使,支配权却变小了许多。
可是,书里鲁智深弄死了郑屠后,他是“经略相公”麾下的军人,官吏都不敢私自立即捉人,而是直接去请示报告了“经略相公”,获得批准后才敢下公文捉人。由此可见那时候“经略相公”的权利也很大。
而这里所提到的“老种经略相公”和“小种经略相公”是兄弟二人。“老种经略相公”指种师道,“小种经略相公”指种师中。
这两个人是北宋名将种世衡的孙子,都是在西北边境担任经略安抚使,其实就是书里称之“经略相公”。宋朝时“夫君”本应该是丞相称呼,之后演变为民俗对高级文武官的别名。
《水浒传》中有很多梁山好汉都曾讲过“老种经略相公”和“小种经略相公”,像王进、鲁智深、杨志等都在这经略相公手底下任过职。
金钱豹子汤隆也在老种经略相公手底下打造出过军器为傲。不难看出梁山好汉们对镇守边关的元勋大将也是极其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