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4日上午7点,随着一声巨响,川航3U8633航班正在9800米高空航行,驾驶舱右座前挡风玻璃突然毫无征兆地破裂脱落。
一瞬间,副驾驶的半个身体被吸出窗外,驾驶室的门被吹开,乘务员和乘客被吹倒,飞机剧烈震颤,即将失去控制。
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机长刘传健力挽狂澜,带领机组成员在34分钟内紧急降落,挽救了机上119名乘客的生命安全。
川航3U8633的安全着陆被许多人惊叹为“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迹”。创造这一奇迹的机长刘传健后来被授予“中国民航英雄机长”荣誉称号,并获得500万元奖励。
机长刘传健(右)
那么,川航3U8633事故是怎么发生的呢?
事故发生后,机长刘传健采取了哪些措施,让100多名乘客免受空难?
川航3U8633突发事故,机长刘传健力挽狂澜
2018年5月14日,天气状况良好。
川航3U8633航班从重庆飞往拉萨,119名乘客和9名乘务员全部登上飞机,等待飞机起航。
负责驾驶飞机的机长是前空军轰炸机飞行员刘传健。他在川藏线上有数百次飞行经验。像往常一样,他顺利起航,在1万米高的高空平稳行驶。
07:00,就在川航3U8633航班在成都巡航阶段飞行时,飞机上突然发出一声巨响,没有任何警告。刘传健发现驾驶舱右座挡风玻璃有明显裂缝。
刘传健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意识到情况不好,立即向地面发出“7700”紧急求助信号。
然而,在地面回复之前,飞机上所有裂缝的挡风玻璃都脱落了。
由于此时飞机飞行高度高达9800米,机舱内外气压差巨大,面向破碎挡风玻璃的副驾驶瞬间被吸出一半身体。如果他没有系上连锁保险带,后果将难以想象。
此时,飞机飞行速度高达840公里/小时。玻璃破碎脱落后,巨大的风立即灌入飞机驾驶舱。舱内氧气流出,气温骤降至零下40度。仪表板出现故障,整架飞机在剧烈摇晃中迅速坠落。
驾驶室的门突然被吹开了。这是空姐送早餐的时候了。风吹进来,吹着早餐、报纸和乘客的行李到处跑。氧气面具掉了下来。低温和强风使许多乘客无法呼吸和抽搐。在尖叫和哭泣中,整架飞机陷入恐慌和绝望。
这时,机长刘传健被大部分身体吸出的副驾驶包围着,整架飞机后面有100多名乘客。他面前是前所未有的危机。
是先救危在旦夕的副驾驶,还是先控制失控的飞机?在关键时刻,刘传健卓越的心理素质和坚定的信念促使他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控制飞机,永远不要让它坠毁!
因为只有控制飞机,我们才能同时拯救副驾驶和飞机上所有人的生命,最大限度地避免飞机毁灭和死亡,为所有乘客的生命安全带来希望!
刘传健
然而,问题出现了。此时,乘客有不同程度的缺氧和窒息。只有快速飞行到有氧层才能缓解这种情况。
然而,此时飞机的飞行速度已经在800-900公里/小时之间。如果保持这种速度或再次加速,很可能会导致尾部通风。一旦飞机前后贯穿,将立即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很可能根本无法支撑迫降点。
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刘传健仍然保持着绝对的冷静。在安排乘务员安慰乘客的同时,他将飞行速度降低到乘客可以接受的程度,副驾驶也在乘务员的帮助下安全地坐回了驾驶舱。
然而,当飞机能够顺利控制,乘客稍微平静下来时,问题又出现了。
此时,飞机下方是青藏高原的冰川,平均海拔在5000-6000米之间。如果此时选择紧急降落,将非常危险,乘客的生命安全根本无法保证。
在关键时刻,刘传健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驾驶飞机继续飞行,然后在穿过冰川到达相对安全的盆地后进行迫降。
此时,成都双流机场是离飞机最近的安全备降点。
刘传健
下定决心后,刘传健一边在寒风中操纵飞机,一边向地面汇报情况,要求迫降。
07:20、川航3U8633航班与地面恢复间歇性接触,得知成都双流机场已做好备降准备。
07:42.经过34分钟的惊心动魄的飞行,机长刘传健驾驶川航3U8633航班安全备降至成都双流机场,所有乘客和机组人员均安全落地!
川航3U8633航班安全落地的消息传来,家人喜极而泣,关注此事的千万人大声欢呼。全中国都很高兴他们的安全归来,全世界都对这一结果感到惊讶。
机组人员
据不完全统计,所有飞机事故大多发生在起降阶段。起飞造成致命事故的比例为42%,而降落造成致命事故的比例为50%。剩下的8%是在航行阶段发生的事故,如川航3U8633航班,现阶段事故死亡率几乎为100%。
然而,机长刘传健在关键时刻扭转了局面。他带领9名机组人员确保119名乘客的生命安全,将100%的死亡率扭转为100%的安全着陆!
机长刘传健和川航3U8633创造了神话和不可思议的壮举。就连世界也被称为“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迹”。
作为空军退役飞行员,刘传健的战斗精神不朽,保护祖国和人民的信念没有改变。他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刘传健
事后,刘传健被中国民航局和四川省表彰为“中国民航英雄机长”,并颁发了500万元奖金。
央视将他评为“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称赞他“在万米高空的危险中从容,传说背后隐藏着坚持和执着。”
他的英雄事迹也被拍成电影,搬上了大银幕。《中国机长》上映后,无数观众震惊、感动、赞叹!
人们称赞他拯救了100多人的生命和数百个家庭,但事实上,他拯救的不止这些。
刘传健除了生命还救了什么?
众所周知,在川航3U8633事故中,刘传健力挽狂澜,带领9名机组人员保障119名乘客的生命安全。
许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他挽救了数亿的国民经济损失,以及中国航空和经济的长期发展!
首先,这也是最直观的。让我们来看看刘传健挽救了多少经济损失。
事故发生的川航3U8633航班是空客A319航班。每架飞机的成本约为3500-5000万美元,因为它配备了世界先进的航空电力系统,每年的维护费用约为500万美元。
正常情况下,飞机的飞行年龄一般在25-30年之间,飞行次数约为4-6万次。
从2011年7月26日川航引进的空客A319客机到2018年5月14日发生事故,飞机年龄仅为6.8年,飞行次数仅为1859次。这样,如果飞机当时坠毁,直接造成的最低经济损失将达到1.5亿元。
事实上,经济损失仍然是第二个。如果当时发生空难,最严重的影响是中国航空业和经济的长期发展。
航空安全是旅游业的基础。作为一个旅游大国,中国民航的高安全性一直被世界公认。
然而,如果当时川航3U8633未能安全着陆,中国民航的安全性将大大降低,相关旅游业自然会受到重大打击。
这并不是作者在夸大其词。马航MH370事件发生后,旅游业首当其冲。
2014年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坠机后,中国赴东南亚游客人数同比下降34.3%,2015年第一季度继续同比下降30%。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股价暴跌,马来西亚甚至整个东南亚的旅游业都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巧合的是,2015年3月24日,德国之翼航空公司坠机后,所有相关的旅游线路和旅游市场都受到了影响,德国甚至整个欧洲的旅游业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由此可见,刘传健机长成功迫降川航3U8633,绝对为中国旅游业挽回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刘传健
此外,航空业在中国的战略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国务院明确定位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航空业的发展与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关。
短期内,如果川航3U8633意外坠机,将造成数亿元的经济损失。从长远来看,它将影响中国民航品牌的声誉,延缓国家航空战略的发展步伐,拖累国家的发展。这种长期的不良影响将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因此,刘传健所获得的一切荣誉,一切奖励,都是理所当然的,是值得的!
他是乘客、人民和国家的英雄!
刘传健
然而,尽管幸运的是,刘传健机长扭转了局面,但川航3U8633航班安全着陆。但我们仍然需要弄清楚,为什么川航3U8633航班在飞行过程中会发生玻璃碎裂事故?惊险是个好结果,但不惊险不是更好吗?
那么,川航3U8633航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故呢?
为什么川航3U8633会发生事故?
2020年5月8日,中国民航发布了8633风挡爆裂事件的最终调查报告。
报告指出,事件的最大可能原因是飞机右挡风玻璃密封(气象密封或密封硅胶)可能损坏。
飞机的挡风玻璃由内、中、外三层组成,每层之间都有空腔。密封损坏后,外部水蒸气很容易渗入空腔,并保留在挡风玻璃底部的边缘。
挡风玻璃底部有多条电源导线。长期浸泡后,这些电源导线的绝缘性降低,挡风玻璃左下角产生连续电弧放电。
电弧放电产生的局部高温导致玻璃破裂。在驾驶舱内外压差巨大的情况下,挡风玻璃瞬间从机身完全破裂脱落。
中国民用航空局负责调查此事件(CAAC)经过详细调查,向川航提出了风挡设计制造、风挡检查维护等安全建议,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事件发生后不久,机长刘传健、副驾驶徐瑞晨、乘务员毕楠等人在康复检查培训后回到为人民服务的岗位,继续护送乘客。
机组人员
总结:
安全不是小事。
每一次疏忽,每一次事故,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都可能付出沉重的代价。
当飞机起飞时,所有乘客的生命安全都交付给了航空公司,这是乘客的信任,也是航空公司和机组人员必须承担的责任。
“安全第一”是中国民航局一直坚持的工作原则,也是其深受人民信赖的关键。
中国航空的安全离不开刘传健这样的英雄机长,也离不开中国民航“敬畏生命”的信念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