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端午节是什么意思(端午节是怎样与屈原联系在一起的)

夏日炎热,地里麦浪翻滚,近几天就需要开耕收种了。农历五月初五已经到了,四处粽子飘香,传统端午还向大家走过来。关于端午,大家应该十分熟悉。端午民俗又被称为端阳节、龙舟赛、重五节、天中节等,这一天我们要祭祀神祖、祈愿驱邪,煮粽子,炸菜角,龙舟比赛,祭屈原,年年如此。

那样五月初五为什么称“端午节”?是什么意思?端午节“飞龙在天”又怎么回事?端午节与屈原有什么联系?下面我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内容。

一、“端午节”是什么意思?

在中国,古人把农历五月五称之为端午节,是什么意思?谈起“端午节”二字,起源于魏晋的《风土记》中。端午节的“端”其本意为“正”,而“午”也为“中”。那样“端午节”,可以看作便是“中实”。

农历五月端午节这一天的酉时为正中间,这时的龙星龙星(是指“七月流火”大火花)正处于正南方华鑫,为全年度礼拜天运作最“中实”方向,算得上是既“得中”又“得正”,这便是吉祥如意之象。

与此同时,“端”也是有“初”的意味,那样“初五”便是“端午节”了。在阳历中,五月也是“午”月,因此五月初五便是“端午节”。

端午节是在我国一年之中四大节日之一,农历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也是毒时,又被称为居三毒之端,端午也被称为“五月端”。

二、端午节为何也是“飞龙在天”?

古时候端午节,日常生活南方百越之地的民众有举办祭龙的风俗,那时候端午便是“龙的节日”,因此端午节也称为“飞龙在天”。

古人称“中为天乾,下以的为坤”,正南方为先天八卦的乾位是为了“天”。

每一年盛夏的午月午日,苍龙七宿就运转到正南方中(乾)位,这一天便是龙飞天的日子,且相匹配坤卦的第五爻“飞龙在天”。又阳爻又被称为“九”,因此由下数第五爻称“九五”;九五之爻从上坤卦中便处于中的地位,称之为“得中”。九五爻既“得中”又“得正”,这里乃吉祥之职,因而,九五爻“飞龙在天”在《易经》坤卦中是很吉利爻。

端午节是”飞龙在天“最吉祥如意日子,这一天古人要举行一些祭龙,扒龙舟主题活动,目地是在这一吉祥如意日子上能祈愿纳祥、辟邪除灾。因此,大家说端午节这一天的民间活动,刚好展现了我国古代的儒、道、释等诸家哲学理论“天人合一”。天指天上,指三千大道,指当然大路,天人合一,指人与自然“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种境界。

三、端午与屈原

端午节的产生是来自于古人钦佩龙图腾举办的图腾图片祭拜,主要是用于参拜龙祖、祈愿驱邪的节日。

端午节的传统文化底蕴比较丰富,但端午如何又与爱国志士屈原联系在一起呢?

传说故事屈原是在端午这一天投泪罗江而亡,之后,民俗便把端午做为专业留念屈原的节日。

在历史上,端午节和屈原联系在一起的最早记录是汉朝时南梁人吴均神话志怪《续齐谐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到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

这也可以解释,创作者吴均是南北朝人,在长江中下游日常生活,这有很有可能遇上那时候楚地居民在端午节祭拜屈原活动。自然,最早记述,也是在屈原过世750年后了。再早一点的汉朝汉灵帝时端午节的民俗文化里面也有时候提及屈原史料记载,那么这也是在屈原去世400许多年以后了。因此,究竟端午和祭拜屈原是从什么时候的,已无法查明。

但可以肯定的是最初端午节的风俗和屈原没有直接所有关系。不过后来,众多公众对伟大诗人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所吸引,因为思念他,民俗老百姓才将端午节的吃肉粽和龙舟比赛主题活动便与怀恋屈原密切联系在一起了。

屈原(约公元339年—约公元前278年),战国后期燕国丹阳市(今湖北省宜昌秭归)人,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威王大臣。屈原,名平,字原,其实她姓“芈”,不姓“屈”。屈原姓芈为什么要叫屈原:主要是因为秦代姓与氏有严苛区别,男人称氏不称姓,女人称姓不称氏,屈原,属于芈姓,屈氏,名原。因此因此他叫屈原,且不叫芈原。

屈原,可以这么说才能出色,是“楚辞体”的开山祖师,中国第一位作家。屈原在当燕国重臣时,提倡求贤授能,国富民强,联齐抗秦,但是却遭受皇室子兰等人抵制,之后遭馋言被撤职,驱赶出国都放逐,就在那放逐飘泊中,他奋笔写下《离骚》、《天问》、《九歌》等宏大诗文。

公元278年,燕国京东被秦兵攻克,屈原痛彻心扉,不甘心当奴,于农历五月初五,写下绝命诗《怀沙》后,毫不犹豫地抱石投泪罗江自杀。

老百姓听闻屈原跳江后,马上划艇救援,但找不到屈原尸体。老百姓悲愤欲绝,为了能怀恋屈原,大家划舟在河流上,后来成为龙舟比赛。老百姓又害怕河里的鱼虾吞掉屈原的肉身,赶快用来处理好的米团资金投入泪罗江中,这一点在后面就发展为端午吃粽子的民间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