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节气的特点:温度升高,阳光温暖,暖湿空气活跃,降水增多。雨水节气习俗有:回娘家、拉干爹、接寿等习俗。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说明降水开始,雨量逐渐增加。雨水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太阳到达黄经330。时交“雨水”节气。雨季气温升高,冰雪融化,降水增多。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进入雨水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寒冷多雪,温度升高,有利于越冬作物的绿化或生长。因此,要密切关注越冬作物的田间管理,做好选种、春耕、施肥等春耕、春播的准备工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粒籽”。在古代,雨水分为三候:“一时獭祭鱼;二时鸿雁来;三等草木萌芽。”雨水在数九“七九”河水破冰,大雁北归。与雨水有关的民俗主要有“补天穿”、“拉保保”、“撞拜寄”等。
雨水前后,油菜、冬麦一般返青生长,对水分要求较高。“春雨贵如油”,此时,适当的降水对作物的生长尤为重要。此时华北、西北、黄淮地区降水量普遍较少,往往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若早春少雨,雨水前后及时春灌,可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淮河以南地区以加强中耕锄地为主,同时做好田间清沟排水工作,防止春雨过多,造成根部潮湿腐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