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述浓厚乡愁的诗(十首思乡诗浓浓的故乡情)

《乡思》

宋朝 李觏

贪而夕阳是天崖,望极天崖看不到家。

已恨碧山相隔绝,碧山也被暮云遮。

乡思是我们广泛共同的一种美好情感。落日黄昏,百鸟归巢,群鸦返林,千里迢迢异国他乡的游子,触景伤情,免不了止脱生发乡思之愁。这首诗所表现得,恰好是游子在落日黄昏时需滋生的浓厚乡思。

《滞雨》

唐朝 李商隐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适合秋。

所说“滞雨”即因雨而停滞不前之义,可这首诗的第一句却不用说“细雨滞北京长安”,反倒说“滞雨长安夜”,因此,“雨”也因为“滞”字多了些结实、缠绵悱恻质感,给人一种有无法缓解的沉重。有雨的夜素来最让人沉醉,最令人动心,由于夜里、降水总让人与怀恋结合在一起,这怀恋因夜而长远,因雨而厚实。更重要的是,有雨的夜一直给我们创造出一个室内空间,这个空间属于聆听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朝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日月潭的传说。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一首抒发感情小诗写得相当质朴,但自古以来,许多人在造访他乡时读这首诗,都是会明显的感觉到它造型艺术能量。这类造型艺术能量,是来自于这首诗的朴实无华、浓厚与高度的美学归纳。

《思江南》

唐朝 方干

昨天草枯今天青,羁人也动望故乡情。

夜半心中有梦登归期,不上桐庐县已及明。

见到冬季的荒草又继续变绿,拘押在远方游子也打起了思念家乡的爱情,晚上梦到自己踏上返乡的路,遗憾都还没返回家乡梦突然醒了!

《秋思》

唐朝 张籍

东都洛阳里见秋风瑟瑟,欲文学家书意万千重。

复恐匆匆忙忙说不尽,路人临发又打开。

本诗提取在日常生活中一个片段,发掘到角色爱情的最深处,以淡语写至情,发纤秾于简古,词风朴素,诗意浑成,称之为曰“七绝之绝地”,决不算过;与盛世大唐名人类似佳作对比,都是不遑多让的。

《村行》

宋朝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幽幽野兴长。

万壑有音含晚籁,数峰无奈立斜日。

棠梨叶飘零胭脂色,荞麦花开冰雪香。

什么事吟余忽寂寥,村桥原树似吾乡。

作者在欣赏美景、咏颂诗文时,忽然发现面前村子里的竹桥和原野上树木,和自己家乡的十分相似,因此形成了思念家乡的忧愁。

《逢入京使》

唐朝 岑参

故国东望长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立刻相遇无纸笔,凭君传语问侯。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西行路上,巧遇前去北京长安的东履行者,唤醒了诗人无穷的思念家乡心态,表达了诗人欲开拓创新而宽阔豪爽、开朗放达的胸怀。旅途的颠沛,思念家乡的悲从中来,在诗中得到深刻揭露。

《春夜洛城闻笛》

唐朝 诗仙李白

哪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谁人不了故国情。

笛子曲来源于哪里,谁人在吹,是与自身一般的游子?是乐工?是艺伎?这种都使诗人和阅读者去猜想。但这些又都不必一一去各自,由于思乡情对游子而言,全是共同的。它连绵不断,弥漫着在夜空,缠绕在游子心中,抹不去化不动。

《泊船瓜洲》

宋朝 苏轼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隔数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远眺许久,不觉得明月暮色降临,诗人思归急切而想像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场景,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的思乡情!

《人日思归》

汉朝 薛道衡

入秋才七日,离家出走已二年。

人归沉鱼后,思发在草前。

诗词一开始就告诫我们,诗人是在外地他乡辞旧岁迎新年的。从诗词的词语中可以看出,“离家出走已二年”并不是真正的背井离乡已将近三年。后两句,诗人告诫我们,她在桃花对外开放前也就有了回家的想法,可是因为各种原因,真正能够出发返乡,估计要落在南雁北飞得生活以后。诗文描写了千里迢迢他乡得人时时刻刻都在惦记着回去的广泛心理状态。